[发明专利]面向网络攻击与防护的无端口隐蔽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0410.1 | 申请日: | 201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5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刘玮瑶;朱赟;王军;袁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网络 攻击 防护 端口 隐蔽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网络攻击与防护的无端口隐蔽通信方法,本文总结和分析了隐蔽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和比较了各种隐蔽通信技术的优缺点。针对各种隐蔽技术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隐蔽通信机制,并对该通信机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基于该机制,实现了一个无端口木马,给出了无端口木马的框架结构,最后对该机制的技术优点和扩展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实践证明,基于该机制的无端口木马拥有非常好的隐蔽性和免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端口隐蔽通信机制,无端口木马等应用。
背景技术
隐蔽通信技术目前应用最多的主要是黑客领域,如木马,病毒等的通信,还有部分远程监控软件。最初,本不需要隐蔽通信技术,但是随着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类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的相继发展,木马,病毒等使用简单的通信机制已无法再生存,隐蔽通信技术正是因此而渐渐发展起来了。下面就隐蔽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作简要讨论。
(1)监听端口
这种方式是绑定并监听在一个端口上,等待控制端的连接。这是最初的通信方式,没有隐蔽效果,不包括在隐蔽通信技术范围内。这也是木马最初使用的通信方式,是应控制端无固定IP,而要控制多个目标机器的需求而设计的。如冰河等都使用这种方式。
优点:控制端无需固定IP,使被控制端无法追踪控制端,控制端不易被发现;可以有选择性地与某些被控制端建立连接。
缺点:目前很多防火墙都会限制非信任程序开放端口;如果被控制端处于 NAT环境,则无法相应连接请求。
(2)反向连接
这种方式不会监听在某一个端口上,而是主动向控制端发起连接请求。这是在“监听端口”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突破防火墙禁止非信任程序开放端口的限制而发展起来的。如广外女生等都使用了这种方式。
优点:部分防火墙并不限制主动向外发起的连接,因此能突破部分防火墙;如果被控制端位于NAT环境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缺点:如果控制端不在线,控制代理需要不断地尝试向控制端发起连接请求,容易被发现;需要在控制代理中设置固定的控制端地址,易被跟踪发现;如果控制端位于NAT环境则无法正常使用;目前部分防火墙也会限制非信任程序主动向外发起的连接。
(3)寄生在信任进程中+反向连接
这种方式即让控制代理线程寄生在信任进程(如IE)中,利用防火墙不阻挡信任进程开放端口的规则而可以自由使用端口。如灰鸽子等都使用了这种方式。
优点:可以穿透绝大部分防火墙;由于没有独立的控制代理进程,因此隐藏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具有反向连接的其它优点。
缺点:尽管没有独立的控制代理进程,但控制代理仍然寄生在信任进程中,无端开启的信任进程易引起用户的怀疑;具有反向连接的其它缺点。
(4)RAW_SOCKET监听+反向连接
这种方式即平时不开放端口,只创建一个RAW_SOCKET进行监听,当监听到约定的报文时主动连接到控制端。如NameLess BackDoor等都使用这种方式。
优点:平时不开放端口,不易引起怀疑,隐藏性在反向连接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具有反向连接的其它优点。
缺点:在监听的过程中,创建了RAW_SOCKET,使用冰刃等工具还是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控制代理进程;在通信过程中仍然要开放新的端口,还是容易引起用户的怀疑;具有反向连接的其它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南师范大学,未经赣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04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幕墙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限位支撑功能的电磁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