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星与地球紫外临边的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60210.6 | 申请日: | 2019-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6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洪波;张新;王灵杰;张建萍;史广维;刘洋;付强;谭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C21/02 | 分类号: | G01C2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星 地球 紫外 探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恒星与地球紫外临边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包括恒星探测镜头(1)、对称地均布于所述恒星探测镜头(1)的四周且观测视轴方向指向地球中心的4个地球临边探测镜头(2),所述恒星探测镜头(1)的观测方向与所述地球临边探测镜头(2)相反;
图像传感器(3)包括4个用于分别接收所述4个地球临边探测镜头(2)探测图像的圆形区域(32),以及位于4个所述圆形区域(32)的中心的中心圆区域(31),所述圆形区域(32)相对于所述中心圆区域(31)中心对称,所述恒星探测镜头(1)的成像区域位于所述中心圆区域(31);
所述恒星探测镜头(1)用于将恒星成像在所述中心圆区域(31),所述4个地球临边探测镜头(2)用于将地球临边的单边部分环带成像在所述圆形区域(32)上,以对星体进行观测;
所述恒星探测镜头(1)和所述4个地球临边探测镜头(2)的成像焦面为同一平面;
所述图像传感器(3)还用于在4个所述地球临边探测镜头(2)将地球临边环带分别成像于4个圆形区域(32)上之后,对所成图像进行拟合,得到地球轮廓圆,以计算地心矢量的大小和方向;
所述恒星探测镜头(1)的焦距范围为20mm~200mm,F/#范围为1.2~2.5,成像视场范围为10°~40°,成像光谱范围为:450nm~850nm;
所述4个地球临边探测镜头(2)的焦距范围为10mm~50mm,F/#范围为1.5~4,成像视场范围为25°~40°,成像光谱范围为:270nm~35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星与地球紫外临边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地心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探测装置所在的轨道高度和地球半径计算地球边缘半视场角ω,计算公式为:;
其中,H为轨道高度,R为地球半径,d为地球紫外临边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星与地球紫外临边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临边探测镜头(2)在成像时,光轴偏转两次,以将成像视场转向地球临边区域。
4.一种恒星与地球紫外临边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探测装置,包括:
探测装置启动后,通过恒星探测镜头将恒星成像在所述中心圆区域;
调整4个地球临边探测镜头的视场角,将地球临边的单边部分环带成像在所述圆形区域上,以对星体进行观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02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