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分拣输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9321.5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6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孟青;李良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康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3/04 | 分类号: | B07C3/04;B07C1/06;B07C5/02;B07C5/36;B07C5/00;B65G47/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广州市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拣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分拣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包括滚筒输送机及第二分离输送装置及设置于分叉口的转向机构,第二分离输送装置设置于滚筒输送机的一侧,第二分离输送装置与滚筒输送机之夹的夹角为θ,转向机构设置于滚筒输送机的另一侧,转向机构可相对滚筒输送机转动,转向机构的长度大于滚筒输送机的宽度,小于滚筒输送机宽度与sinθ的乘积。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输送领域的常规结构,可实现多级物体分离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装置,具体涉及自动分拣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分流流水线广泛应用与自动化生产中,如机械装配线中,各种零部件需要通过分流流水线进行部件输送作业。在物流行业中分流流水线的应用也很普遍,主要应用在货物入库时的分拣和货物出库时的分拣。通过分流流水线,通过对主传送带上的货物进行扫描识别后分流道指定的分支传送带上,将货物输送到指定工位或者指定库位。
流水线分流设置分别设备分流设备或升降设备,常用的这些分流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机械结构复杂,零部件多,机械可靠性差,管理繁杂,在快速发展的流水线行业中性价比低。而分流效率会影响产品的产出时间,那么流水线上造成产品积压,必要时需要检验员的进行人工检验,分流时间长,那么就无法准确及时检验生产产品。容易在各输送线路的衔接部位或导向部位造成堵塞,影响后续加工工序,造成工件破损,增加生产成本。
专利201520008908.7公开了一种物料动态分流系统,包括主线上游输送装置、分流输送装置、升降输送装置、主线下游输送装置、支线输送装置;主线上游输送装置、主线下游输送装置分别安装在分流输送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主线上游输送装置、主线下游输送装置和分流输送装置的输送面在同一平面上;支线输送装置安装在分流输送装置的侧面,支线输送装置的输送面高于分流输送装置。然而该系统中存在分流设备结构复杂,机械结构复杂,零部件多,机械可靠性差。
专利201611037495.0计数分流输送装置包括机架、皮带输送单元、计数单元、分流单元以及分流通路,皮带输送单元位于机架上,计数单元和分流单元位于皮带输送单元的侧面。而该专利是在流水线侧边设置平移挡块,该挡块分流装置存在以下缺点,当流水线上运动的物体侧面与挡块不完全平行,挡块施加推力时,物体侧面受力不均匀,而若挡块施加于设备上的瞬间作用力较大,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同时挡块突出于流水线侧面,占用操作空间,增加设备、用地等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分拣输送装置,其结构简单,采用输送领域的常规结构,可实现多级物体分离的目的。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的一方面:一种自动分拣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包括滚筒输送机及第二分离输送装置及设置于分叉口的转向机构,第二分离输送装置设置于滚筒输送机的一侧,第二分离输送装置与滚筒输送机之夹的夹角为θ,转向机构设置于滚筒输送机的另一侧,转向机构可相对滚筒输送机转动,转向机构的长度大于滚筒输送机的宽度,小于滚筒输送机宽度与sinθ的乘积。
进一步地,转向机构包括气缸,转向板,及变向滚筒,转向板包括竖直板及水平板,气缸的活塞端与竖直板的中部相铰接,横向板上并排固定有多个变向滚轮。
进一步地,气缸通过安装架固定于位于输滚筒输送机另一侧的固定板上,竖直板的一端通过铰轴转动连接于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滚筒输送机的前端设置有RFID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第二分离输送装置包括输送部及平移输送部,平移输送部包括检测传感器,输送滚筒,平移气缸,及阻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传感器通过支架固定于平移输送部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气缸固定于移动支架下方,并可沿与平移输送部30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推动移动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康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康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9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