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北方地区的鲜食玉米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8623.0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1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屈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屈晓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C1/06;A01N65/08;A01N51/00;A01N37/10;A01N47/18;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北方地区 玉米种子 乙醇提取物 低温条件 抗寒性能 鲜食玉米 佛甲草 种植 垂盆草提取物 农业作物 诱导植物 玉米种植 包衣剂 垂盆草 提取物 种植期 抗寒 玉米 | ||
本发明属于农业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北方地区的鲜食玉米种植方法。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北方地区的鲜食玉米种植方法,通过以含有垂盆草乙醇提取物和佛甲草乙醇提取物的包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抗寒处理的方式,利用垂盆草提取物和佛甲草提取物较好的诱导植物抗寒性能的作用,有效增进了玉米种子的抗寒性能,有利于玉米种子后续在低温条件下的种植稳定性,并可有效缩短低温条件下玉米的种植期,更加适合于北方地区的玉米种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北方地区的鲜食玉米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又名玉蜀黍、棒子、苞米等,属禾本科玉米属,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轻工业原料作物,是世界人口所需要的重要粮食与工业原料之一,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位居第三位。我国地处玉米黄金生长带,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在我国玉米更是已发展成为第一大经济作物。玉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人体必需营养物质,尤其是其含有丰富的玉米黄素、亚油酸及谷胱甘肽。由于玉米黄素是人类视网膜的组成成分,亚油酸是人体所需必需脂肪酸,谷胱甘肽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癌功效,膳食纤维具有延缓血糖升高及清除肠道垃圾等功能,可以说玉米全身是宝,对调节人体异常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玉米是典型的喜温作物,从播种到出苗的有效积温为79.8℃,生物学下限温度为9.3℃,在平均温度低于10℃时会严重减产,可见,温度的控制对于玉米的种植十分关键。在我国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由于春季多风、且气温变化较大,玉米在抢墒早播后经常遭遇低温时期,严重影响了种子萌发,造成缺苗断垄现象。资料统计显示,在东北地区玉米的年际间产量差异很大,除了生产条件和干旱限制外,低温的变化更是最主要的因素。据气象资料显示,在东北地区一般间隔3-5年就会发生一次严重的低温冷害,迫使玉米减产15%左右,即便是正常气候下的玉米种植,其玉米产量相对于其他非北方地区依然有一定的差异。
更重要的是,对于北方地区而言,由于地域气候温度和降雨量的限制,通常要等到四月下旬才能够种植春玉米,而收获期则要到八月底甚至九月,这即严重影响了秋玉米的种植时机(不能迟于7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导致北方地区玉米种植通常只能完成一年一茬,严重影响了北方玉米的种植产量。
因此,如何有效改善玉米的耐寒性能,使其适应于北方寒冷气候的种植条件,对于北方玉米的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北方地区的鲜食玉米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北方玉米种植受寒冷气候影响导致产量较低、种植期较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北方地区的鲜食玉米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玉米种子经清水浸泡、洗净,并按照1:30-50的质量比例取抗寒包衣剂与所述玉米种子混匀,进行包衣处理;
所述抗寒包衣剂以其总量计,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
(2)按照常规方式将种植土壤耕翻、施足基肥、平整土地,并进行常规播种;
(3)播种后浇水及喷施除草剂,然后覆盖地膜;并在幼苗第一叶展开后破膜放苗;
(4)按照常规种植方式进行田间管理,适时浇水施肥;
(5)待玉米收获后,清除废膜,平整土壤,即可。
具体的,所述垂盆草提取物为垂盆草乙醇提取物,优选为70wt%乙醇的提取液。
具体的,所述佛甲草提取物为佛甲草乙醇提取物,优选为70wt%乙醇的提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屈晓,未经屈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86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