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物联网终端供电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8253.0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4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峰;李奉会;杨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G01R31/382;G01R31/396;G05F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董延丽 |
地址: | 25508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联网 终端 供电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物联网终端供电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分别检测串联的多个单节电池中各所述单节电池的电压;获取串联后所述多个单节电池的充放电参数和温度,所述充放电参数包括:充放电电压、充放电容量、充放电能量、充放电电流和充放电时间;在确定所述多个单节电池的温度低于预设阈值时,为所述多个单节电池补温;以及根据所述充放电参数、所述单节电池的温度和当前电压,确定所述多个单节电池的充电功率或所述多个单节电池的放电功率。本申请解决了终端在各种使用场景下,电池工作容量与电池自身有效容量不匹配的问题,从而实现移动物联网终端在各使用场景下尤其是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和产品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物联网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物联网终端供电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物联网智能终端的需求越来越多,随着各行业信息化的需求和发展,物联网在各行业开始广泛的应用。移动动物联网终端是基于智能移动通讯平台与多种物联网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GPS定位、视频、测温、红外、光功率测量、红光源、线路寻迹、数字万用表、查线机、光网络单元测试和测速、大速率测速、千兆测速、身份证测试、微型打印机等),多种业务的有机结合智能终端技术,包括有线、无线、物联网技术,移动通讯、移动办公等,相比移动通讯终端,物联网终端具有更多物联功能的通讯接口和对外电源供电管理,通常采用大容量电池来满足物联信息采集及通讯功能的需求。
目前智能移动通讯平台方案均采用单节锂电池方案,常温下锂电池都能达到较好的使用性能。但在当温度处于0℃以下时,锂电池的放电能力下降。当温度处于-20℃时,放电容量只能达到额定容量的40%-60%左右。同时当温度处于0℃以下时,电解液阻抗和极化内阻变大,导致大倍率放电时,输出电压会变低,从而无法满足智能移动通讯平台稳定状态,甚至会使得物联网终端启动低压保护机制,自动关机。
同时当温度处于0℃以下时,低温导致锂电池电解液离子无法正常迁移,此时充电会导致电池容量和放电循环寿命的不可逆损伤。尤其当温度处于-5℃以下,无法对锂电池进行充电,如强行充电导致电池直接损坏例如电池鼓包,这会引发安全问题。原则上,0℃以下时锂电池禁止充电,-5℃以下严禁充电。0℃到-5℃之间,应急情况也只能小电流补电,小容量范围补电,而且是以损伤电池为前提的。此外,电池自身的有效容量并没有得到有效使用,也同时导致电量计量偏差大。在高温环境下,比如45℃以上,终端会限制充电电流,60℃会禁止充电。高温环境下,终端会降低供电管理输出,特别时移动通讯射频功率降低,导致移动通讯速率下降,影响终端使用性能。手机等通用通讯终端也会存在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移动物联网终端供电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解决了终端在各种使用场景下尤其是低温环境下,终端电池工作容量与终端电池自身有效容量不匹配的问题,从而实现移动物联网终端在各使用场景下尤其是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和产品竞争力。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物联网终端供电方法,包括:
分别检测多个单节电池中各所述单节电池的电压,所述多个单节电池串联在一起;
获取所述多个单节电池的充放电参数和温度,所述充放电参数包括:充放电电压、充放电容量、充放电能量、充放电电流和充放电时间;
根据所述充放电参数、所述单节电池的温度和当前电压,确定所述多个单节电池的充电功率或所述多个单节电池的放电功率。
在一个示例中,根据所述单节电池的当前电压,以及所述多个单节电池的所述充放电参数,确定各所述单节电池的剩余容量和剩余能量;
根据各所述单节电池的剩余容量和剩余能量与预先存储的电池充放电关系,确定各所述单节电池的充放电损耗偏差值;
根据各所述充放电损耗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的关系,确定对相应的单节电池进行补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82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