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垃圾处理的投料安全的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7998.5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7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群卜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033;F23G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垃圾处理 投料 安全 焚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处理的投料安全的焚烧炉,包括炉体、控制器、风机、排气管、投料装置和若干支脚,投料装置包括投料管、粉碎机构和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竖板、第一电机、支架、半齿轮、圆齿轮和两个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齿条、固定板、伸缩单元和挡板,粉碎机构包括连接架、丝杆、套管、转轴、平板、旋转组件和若干刀片,该用于垃圾处理的投料安全的焚烧炉通过控制机构中的挡板对炉体进行遮挡,方便用户通过投料管向炉体内安全投入垃圾,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如此,通过粉碎机构带动刀片旋转的同时进行移动,对两个挡板之间的垃圾进行粉碎处理,便于提高垃圾焚烧效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焚烧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处理的投料安全的焚烧炉。
背景技术
焚烧炉是常用于医疗及生活废品、动物无害化处理方面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煤、燃油、燃气等燃料的燃烧,将要处理的物体进行高温焚烧碳化,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现有的焚烧炉一般采用人工投料的方式,手动将待处理的垃圾放入焚烧炉内,为了安全起见,投料应在火势微弱的时候进行,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即使火势微弱,投料时,由于投料口暴露,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在焚烧过程中,难以向焚烧炉的炉体内继续投入,不仅如此,现有的焚烧炉在使用过程中,未对垃圾做任何的预处理,垃圾难以在焚烧炉内得到充分的燃烧,导致现有的焚烧炉处理效率下降,进而降低了现有的焚烧炉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处理的投料安全的焚烧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垃圾处理的投料安全的焚烧炉,包括炉体、控制器、风机、排气管、投料装置和若干支脚,所述支脚固定在炉体的下方,所述风机固定在炉体的一侧的底部,所述排气管固定在炉体的另一侧的顶部,所述控制器固定在炉体上,所述控制器内设有PLC,所述风机与PLC电连接,所述投料装置设置在炉体的上方;
所述投料装置包括投料管、粉碎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投料管固定在炉体的上方,所述粉碎机构和控制机构分别设置在投料管的两侧;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竖板、第一电机、支架、半齿轮、圆齿轮和两个控制组件,所述竖板固定在炉体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和支架均固定在竖板的靠近投料管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半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圆齿轮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半齿轮与圆齿轮啮合,所述半齿轮和圆齿轮分别与两个控制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齿条、固定板、伸缩单元和挡板,所述圆齿轮和半齿轮分别与两个齿条啮合,所述固定板固定在齿条上,所述固定板通过伸缩单元与竖板连接,所述挡板固定在齿条的远离竖板的一端,所述挡板抵靠在投料管的远离竖板的一侧的内壁上;
所述粉碎机构包括连接架、丝杆、套管、转轴、平板、旋转组件和若干刀片,所述连接架的形状为U形,所述连接架的两端固定在投料管上,所述丝杆固定在连接架的中心处的内侧,所述套管套设在丝杆上,所述旋转组件与套管传动连接,所述套管的与丝杆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匹配的螺纹,所述旋转组件与平板连接,所述平板固定在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置在两个挡板之间,所述刀片周向均匀分布在转轴的远离平板的一端。
作为优选,为了使得挡板抵靠在投料管的远离竖板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伸缩单元包括伸缩杆、伸缩管、凸板和弹簧,所述伸缩管固定在竖板上,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凸板固定连接,所述凸板设置在伸缩管内,所述凸板通过弹簧与伸缩管内的底部连接,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伸缩杆的移动方向,所述伸缩管内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在伸缩管的内壁上,所述限位环套设在伸缩杆上。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第一电机的驱动力,所述第一电机为直流伺服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群卜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群卜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9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