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桩桩身对接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7966.5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5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管聪聪;李大伟;杨虎堂;王明涛;沈汉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桩 对接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管桩桩身对接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组对工装,该工装包括套箍(1)和限位杆(2);其中,套箍(1)是带状封闭的环形结构,套箍(1)外部与限位杆(2)通过焊接连接,每个套箍(1)需配备三个限位杆(2),套箍(1)长度为150毫米,厚度为1.5-2毫米,限位杆(2)是长条型构件,限位杆(2)的一端与套箍(1)焊接连接,限位杆(2)与套箍(1)焊接的一端与未焊接一端长度相等,三个限位杆(2)呈180度均匀分布在一个套箍(1)的外壁,限位杆(2)与套箍(1)始终保持平行状态;还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制作组对工装:
当第一节管桩(3.1)施工完毕后在与第二节管桩(3.2)对接之前,将限位杆(2)与管桩(3.1)的外壁的套箍(1)焊接在一起,焊接时注意点电焊固定,且必须三根限位杆(2)呈180度均匀分布在套箍(1)外壁,限位杆(2)与套箍(1)必须保持平行,接触长度在110毫米至120毫米之间;
步骤2、吊桩对桩:
当上述步骤完成之后即吊起管桩(3.2)进行对桩工作,当吊起管桩(3.2)下端部与管桩(3.1)没有限位杆(2)半边顶部在5厘米左右时推动管桩(3.2),使管桩(3.2)外壁紧紧贴合在三根焊接在套箍(1)外壁限位杆(2)上,即可将吊起的管桩(3.2)进行下放,使管桩(3.2)与管桩(3.1)完成贴合对接,此时,上下节桩误差在1毫米之内;
步骤三、焊接桩拆取限位杆(2):
当上述步骤完成之后,先用将管桩(3.1)与(3.2)进行点焊固定,然后将三根限位杆(2)用榔头取下,完成回收工作,当取下限位杆(2)后,即可分层完成管桩(3.1)与管桩(3.2)的焊接施工,焊接时必须采取防风措施,并要两人对焊,当其他部位管桩再次施工时,按上述步骤操作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9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