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固化铬渣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7953.8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2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尹雅洁;王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2D3/02 | 分类号: | A62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固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固化铬渣的方法,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中将铬渣球磨处理后与河砂、高岭土均匀混合,且在混合的同时喷洒菌液,获得混合物,然后将所述混合物填入快速试模,振实,最后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向固化体表面均喷含钙培养基,以刚润湿所述固化体表面为准;所述菌液为产左聚糖微杆菌菌液、巴氏生孢八叠球菌菌液或产左聚糖微杆菌和巴氏生孢八叠球菌的复合菌液。该方法中通过合理控制菌液浓度及用量,使其不仅可以较好地还原六价铬进行解毒,还能充分利用其生物矿化作用将铬进行固封,使铬无法迁移。该方法整个过程在环境温度下发生,反应温和且环保,适合扩大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固化铬渣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铬渣的无害化处理包括干法解毒、湿法解毒、微波辐射解毒、配合法解毒、物理固化和微生物解毒。其中,微生物解毒铬污染的技术,由于其投资少,设备场地要求简单,是一种经济、高效的铬渣解毒方法,能适应低温和较宽的pH值范围,无需额外投加大量化学试剂,绿色环保,且可结合细菌浸矿作用实现金属回收。因此,微生物解毒技术在铬渣处理处置、解毒、资源化等方面有应用前景,但微生物解毒方法见效慢,且存在铬渣返黄的现象。物理固化法则是将铬渣(或含铬废渣)包裹,隔绝铬渣(或含铬废渣)与外界的接触,从而实现铬渣(或含铬废渣)的固定化和稳定化,但该方法不能持续的解毒,存在固化体因年久开裂后铬迁移的风险。因此,急需一种既能低成本又能持续解毒的铬渣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固化铬渣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固化铬渣的方法,所述方法如下:
将铬渣球磨处理后与河砂、高岭土均匀混合,且在混合的同时喷洒菌液,获得混合物,然后将所述混合物填入快速试模,振实,最后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向固化体表面均喷含钙培养基,以刚润湿所述固化体表面为准;所述菌液为产左聚糖微杆菌菌液、巴氏生孢八叠球菌菌液或产左聚糖微杆菌和巴氏生孢八叠球菌的复合菌液。
优选的,且在混合的同时按固液比3-7:1喷洒菌液,所述固液比的单位为g:mL,所述菌液中细菌浓度在107cfu/mL以上。
优选的,且在混合的同时按固液比7:1喷洒菌液,所述固液比的单位为g:mL,所述菌液中细菌浓度为109cfu/mL。
优选的,所述铬渣、河砂和高岭土的质量比为8:1-2:0.5-1。
优选的,所述铬渣、河砂和高岭土的质量比为8:1:1。
优选的,所述铬渣球磨处理后的粒径小于10mm,所述河砂粒径小于2mm,所述高岭土粒径小于2mm。
优选的,所述养护的时间为28-60天。
优选的,所述养护期间每隔1-5天向固化体表面均喷含钙培养基。
优选的,所述含钙培养基包含如下组分:10-18g/L蛋白胨、2-6g/L牛肉浸膏、3-5g/L NaCl、20-60g/L尿素、0-0.03g/L NiCl2、50-100g/L CaCl2,pH为8-10。
优选的,所述含钙培养基包含如下组分:15g/L蛋白胨、5g/L牛肉浸膏、5g/L NaCl、50g/L尿素、0.005g/L NiCl2、92.5g/L CaCl2,pH为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9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