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场气浮实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7323.0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7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旗新;王国梁;张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瑶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现场气浮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贯通的筒状气浮箱,气浮箱的四周设有至少四个浮子,浮子与气浮箱的相对高度可调,气浮箱的内侧设有摄像头,摄像头在气浮箱内的位置可调,底部设有平行于水平面的溶气水释放管,通过调节浮子对气浮箱的相对高度,调节溶气水的释放深度,溶气水释放管附近设有深度传感器,气浮箱的侧面垂直于水面;浮子为气囊,能够分别充放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气浮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浮箱为长方体形状,气浮箱贯通方向的横截面为矩形,溶气水释放管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气浮箱横截面的长边。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现场气浮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浮箱设有刚性框架,刚性框架由两根平行的第一型材和两根与第一型材相垂直的第二型材焊接或铆接构成,刚性框架相对于气浮箱的高度可调,浮子固接于刚性框架。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现场气浮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刚性框架与气浮箱之间设有摩擦垫片,刚性框架设有若干个螺钉,螺钉穿过刚性框架抵接于摩擦垫片,使摩擦垫片压紧气浮箱。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气浮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刚性框架的四周安装浮子。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现场气浮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摄像头通过软管固定在刚性框架上,可随刚性框架一起变动相对高度,其电源和信号线穿走于软管中,从刚性框架端引出。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气浮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浮箱的底部设有释放管支架,用螺杆夹紧固定在气浮箱底部,可拆卸更换以变换溶气水释放管的横向位置。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现场气浮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溶气水释放管用管道螺母锁紧于释放管支架上,可以更换,也可转动以改变喷水方向。
9.一种现场气浮实验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现场气浮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选定的气浮深度条件,用固定螺丝和摩擦垫片将刚性框架固定在气浮箱应有的高度;
步骤二、选择合适的喷水口宽度的溶气水释放管,调整好溶气水释放管的喷射角度,用管道螺母将释放管两端夹紧固定在释放管支架上;
步骤三、对四角的浮子初步充气使之气量相同;
步骤四、将实验装置放置于需要试验的实际水体中;
步骤五、通过对四个气囊充气或放气,微调气浮箱的平衡;
步骤六、将气浮箱调平后,对实际水体中的蓝藻进行气浮实验;
步骤七、分别改变溶气水释放管的喷口宽度和喷射角度按照步骤一至六进行多次实验;
步骤八、步骤一至步骤七完成后,重复步骤一改变气浮箱的吃水深度,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七进行下一深度的试验;
步骤九、更换释放管支架,也就是改变溶气水释放管横向位置,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八,研究溶气水释放管横向位置对气浮效果的影响。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现场气浮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实验装置放置于需要试验的实际水体中之前还需要接好压力软管,连接好摄像头电源和信号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3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