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拱桥拱肋加固时的辅助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57267.0 | 申请日: | 2019-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3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铮;张明金;杨忠;肖军;向中富;周霜林;李庆达;余佳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铮;张明金;肖军;周霜林 |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拱桥 加固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桥拱肋加固时的辅助装置,包括提拉器、滑轮机构、锚固机构、动力机构,提拉器安装在拱桥的拱肋处,滑轮机构包括连接提拉器的第一钢绞线和一个省力滑轮组,省力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以及连接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第二钢绞线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拱桥拱肋加固时的辅助装置可以通过滑轮组有效降低提拉拱肋所需要的张拉力,同时,借助本发明的拱桥拱肋加固时的辅助装置可以有效减小拱肋的负弯矩,使得加固措施既能抵抗活载,还能使加固结构承担拱桥的一部分自重,大大提高拱桥的加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拱桥拱肋的修复与加固的装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拱桥拱肋加固时的辅助装置,主要适用于加强桥梁加固效果,使加固或修复措施能更加有效。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修建了大量的拱桥,尤其是在西部山区,由于早期的拱桥建造技术等还不是很成熟,设计技术标准偏低,建成时间久远,外加材料的自然老化,和日渐严重的超载问题,造成许多拱桥出现了一系列的病害。以往的拱桥设计表明,在拱肋处,除三铰拱外,会出现较大负弯矩,这对于以受压为主的拱桥是不利的,这也是后期拱肋处容易出现病害的原因,由于负弯矩的作用,在拱肋的上侧会出现横向裂缝,当横向裂缝发展至贯穿时,拱桥结构体系会出现塑性铰,承载能力降低。故在修复加固拱脚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需要解决拱肋的较大负弯矩。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新型的装备,可以预先消除部分拱肋负弯矩,增强拱脚的加固修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拱桥拱肋加固时的辅助装置,卸载拱肋的负弯矩数值,从而使得加固措施能有效的减小病害拱肋负弯矩的数值,使加固效果更明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拱桥拱肋加固时的辅助装置,包括提拉器、滑轮机构、锚固机构、动力机构,所述提拉器安装在拱桥的拱肋处,所述滑轮机构包括连接提拉器的第一钢绞线和一个省力滑轮组,所述省力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以及连接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第二钢绞线组成,所述动滑轮和定滑轮均由方形框架、设置在方形框架其中两侧壁之间的转轴、设置在方形框架另外两侧壁外侧的挂钩以及固定在转轴上的滑轮组成;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绞盘和用于驱动绞盘转动的电机;定滑轮的方形框架固定在远离拱肋外侧处,提拉器通过第一钢绞线连接动滑轮的方形框架一侧的挂钩,第二钢绞线的一端连接动滑轮的方形框架另一侧的挂钩,第二钢绞线的另一端依次绕定滑轮的滑轮上和动滑轮的滑轮后固定在绞盘上,定滑轮的方形框架位于外侧的挂钩连接有第三钢绞线,第三钢绞线的另一端连接锚固机构,锚固机构固定在远离拱肋外侧处。
进一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拱肋上用于检测拱肋应力和应变的应变片以及与应变片连接的用接收应变片采集的数据并计算拱肋的弯矩改变量的计算机,计算机与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停。
优选地,所述锚固机构采用小型隧道锚或重力式锚。
优选地,所述提拉器为固定于拱肋上的夹子或包裹在拱肋的钢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拱桥拱肋加固时的辅助装置可以通过滑轮组有效降低提拉拱肋所需要的张拉力,同时,借助本发明的拱桥拱肋加固时的辅助装置可以有效减小拱肋的负弯矩,使得加固措施既能抵抗活载,还能使加固结构承担拱桥的一部分自重,大大提高拱桥的加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铮;张明金;肖军;周霜林,未经李铮;张明金;肖军;周霜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