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多孔除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7117.X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2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罗光前;方灿;邹仁杰;史梦婷;孙瑞泽;胡红云;李显;姚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孔娜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脱硫 系统 中的 多孔 | ||
本发明属于脱硫装置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多孔除雾器。该除雾器包括壳体、多个叶片和设置在叶片上的多孔板,其中,叶片和多孔板设置在壳体中,该叶片呈波纹状,叶片和叶片之间形成烟气通道,待处理的烟气在该烟气通道中流通,多孔板设置在烟气通道中液体聚集区域,多孔板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该多孔板一方面用于拦截待处理烟气中的液体,使得液体在该多孔板上聚集,另一方面通孔避免烟气通道中气流压降的损失。通过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压降较低,除雾效率高,且不易结垢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脱硫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多孔除雾器。
背景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由于效率高,成本低,运行稳定,成本低廉,可对SO2、颗粒物、重金属等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中。除雾器是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设备,除雾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滴惯性力以及烟气曳力作用使得液滴通过弯曲通道时气液分离,除雾器可以有效降低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出口处烟气夹带雾滴,飞灰颗粒物以及富集在颗粒物中重金属等,减少设备的腐蚀以及污染物排放,保证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应用最普遍的除雾器叶片是折流板型、带钩板折流板型、正弦型、带钩板正弦型、弧型、带钩板弧型、多孔泡沫表面强化型等。其中不带钩板的除雾器除雾效率偏低,在雾滴粒径较小情况下除雾能力较弱,国家标准GB13223-2011中规定了燃煤锅炉烟尘排放限值不超过30mg/m3,这对叶片不带钩板的常规除雾器是个巨大的挑战;带钩板除雾器对较细雾滴具有较强脱除能力但是由于钩板与气流直接作用导致系统压降较大。2010年5月15日发表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上的《湿法烟气脱硫带钩波纹板除雾器结构优化数值模拟》中对于带钩板除雾器进行详细模拟研究,包括钩板尺寸,钩板安装位置对压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钩板可将除雾器压降提升2~5倍,多孔泡沫表面强化型除雾器虽然对细微液滴捕集效率较高,压降也适中,但是制造安装较为困难,且安装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多孔板易发生堵塞、结垢等问题。CN201710004039公开了一种多孔泡沫表面强化的除雾器叶片,但是多孔泡沫采用SiC铸造,后期与除雾器进行组合,非一体化铸造工艺,制造过程较为复杂,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石膏颗粒易沾污粘结于多孔泡沫板中,发生结垢堵塞。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多孔除雾器,通过设置波纹板的叶片,在叶片液体易聚集的区域设置多孔板,一方面方便待处理烟气中的液体的聚集捕集,另一方面多孔板的设计也避免过多的阻挡烟气使得气流压强减小,该除雾器其结构简单,一体化铸造,稳定可靠,压降较低,除雾效率高,且不易结垢堵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多孔除雾器,该除雾器包括壳体、多个叶片和设置在叶片上的多孔板,其中,所述叶片和多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中,该叶片呈波纹状,叶片和叶片之间形成烟气通道,待处理的烟气在该烟气通道中流通,所述多孔板设置在所述烟气通道中液体聚集区域,所述多孔板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该多孔板一方面用于拦截待处理烟气中的液体,使得液体在该多孔板上捕集,另一方面所述通孔避免烟气通道中气流压降的损失。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叶片优选为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优选为PP、PVC或玻璃钢,金属材料优选为不锈钢,耐腐蚀。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孔板的数量优选为1~1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孔板之间的间距与叶片之间的间距比值范围为0.1~0.5,多孔板的厚度与叶片之间的间距比值范围为0.01~0.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孔板上的孔隙率优选为10%~9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孔板与所述叶片通过一体化铸造成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叶片优选为通过折弯形成波纹状,每个折弯处的夹角优选为3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1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