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厚壁P91钢管正火过程心部冷却速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6199.6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6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杜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60 | 分类号: | G01N3/60;G01N25/20;C21D9/08;C21D11/00;C21D1/2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程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p91 钢管 正火 过程 冷却 速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厚壁P91钢管正火过程心部冷却速度的方法,先通过室温冲击试验得到P91钢在室温下的冲击吸收能量A与在室温下的正火冷却速v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室温冲击试验测定正火态厚壁P91钢管心部在室温下的冲击吸收能量A1,然后代入数学关系得到推导的厚壁P91钢管心部在室温下的正火冷却速度v1。可以在正火热处理结束后获得P91钢管心部的正火冷却速度,可以对任意规格P91钢管的心部冷却速度进行检验,操作方便,实现了对P91管道生产环节的有效监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厚壁P91钢管正火过程心部冷却速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P91钢是一种典型的马氏体耐热钢,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高参数电站的集箱、蒸汽管道等厚壁部件。P91钢管的热处理工艺包含正火热处理和回火热处理,在正火阶段,P91钢被加热至1000℃以上的温度,保温1小时以上,最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随着机组参数的提高,P91管道的壁厚越来愈大,在工业化生产中,管道表面与空气充分接触,其冷却速度较快,而管道心部未能与空气接触,其冷却速度较慢。
较慢的正火冷却速度会降低回火态P91钢中的位错密度,降低其硬度和持久性能,更慢的正火冷却速度直接导致P91钢中块状铁素体的形成,大幅降低P91钢的硬度,缩短P91钢的持久寿命。因此正火冷却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了P91钢管道的服役可靠性。
目前,测定冷却速度的方法为热电偶直接测量法,为测定厚壁P91管道心部位置的冷却速度,需要在厚壁P91管道表面钻孔,到达心部位置,然后埋入热电偶,在整个正火过程中通过热电偶测得P91管道心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而测得其冷却速度。虽然该方法可以直接测定心部的正火冷却速度,但该方法在实际生产应用却受到限制,原因在于:1)如果在正火热处理前安装测温热电偶,热处理过程中管道被搬动,导致热电偶连接线被损坏,无法得到温度数据;2)如果在正火热处理后安装热电偶,此时管道温度较高,不易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定厚壁P91钢管正火过程心部冷却速度的方法,可以在正火热处理结束后获得P91钢管心部的正火冷却速度,可以对任意规格P91钢管的心部冷却速度进行检验,操作方便,实现了对P91管道生产环节的有效监督。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测定厚壁P91钢管正火过程心部冷却速度的方法,先通过室温冲击试验得到P91钢在室温下的冲击吸收能量A与在室温下的正火冷却速v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室温冲击试验测定正火态厚壁P91钢管心部在室温下的冲击吸收能量A1,然后代入数学关系得到推导的厚壁P91钢管心部在室温下的正火冷却速度v1。
进一步地,正火冷却速度是从1060℃到200℃的冷却速度。
进一步地,P91钢在室温下的冲击吸收能量A与在室温下的正火冷却速v之间的数学关系v=(A-6.33)/0.013。
进一步地,进行室温冲击试验时,试样的尺寸为10mm×10mm×55mm,具有V型缺口。
进一步地,测定正火态厚壁P91钢管心部在室温下的多组冲击吸收能量A1,求得平均值后再代入数学关系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法通过测定正火态厚壁P91钢管心部在室温下的冲击吸收能量A1推导厚壁P91钢管心部在室温下的正火冷却速度v1,与常规的钻孔测温法相比,可以在正火热处理结束后获得P91钢管心部的正火冷却速度,可以对任意规格P91钢管的心部冷却速度进行检验,操作方便,实现了对P91管道生产环节的有效监督。
附图说明
图1为正火冷却速度为2000℃/h的P91钢中正火马氏体的扫描电镜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6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