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驱动单元后置工业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55803.3 | 申请日: | 2019-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8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鸿;甘雷;金瑞;李磊;邹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9/10 | 分类号: | B25J9/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驱动 单元 后置 工业 机器人 | ||
1.一种节能型驱动单元后置工业机器人,是在底座(2a)上设置有大臂臂座(2b),并通过臂座驱动单元(1c)控制,在所述大臂臂座(2b)两侧夹持键之间的顶端设置有大臂(3a),并通过大臂驱动单元(1b)驱动,在所述大臂(3a)的顶端设置有小臂(3b),并通过小臂驱动单元(1a)驱动;所述臂座驱动单元(1c)、大臂驱动单元(1b)与小臂驱动单元(1a)均由一个电机与一个减速器组成;其特征是:
所述臂座驱动单元(1c)设置在所述底座(2a)内部,在所述臂座驱动单元(1c)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臂座第一齿轮(4c),所述臂座第一齿轮(4c)与臂座第二齿轮(4d)相啮合;所述臂座第二齿轮(4d)处于所述底座(2a)内部且其传动轴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大臂臂座(2b);
所述小臂驱动单元(1a)设置在所述底座(2a)内部,在所述小臂驱动单元(1a)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小臂第一齿轮(4a),且所述小臂第一齿轮(4a)也设置在所述底座(2a)内部;所述小臂第一齿轮(4a)与小臂第二齿轮(4b)相啮合,所述小臂第二齿轮(4b)的传动轴贯穿所述臂座第二齿轮(4d)的传动轴并在其顶部设置有小臂第一锥齿轮(5a);所述小臂第一锥齿轮(5a)设置于大臂臂座(2b)内部;
所述大臂驱动单元(1b)设置在所述底座(2a)内部,所述大臂驱动单元(1b)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小臂第二齿轮(4b)的传动轴并在其顶部设置有大臂第一锥齿轮(5c),所述大臂第一锥齿轮(5c)位于所述小臂第一锥齿轮(5a)的上方;
所述大臂臂座(2b)左夹持键的内侧下端安装有大臂第一同步轮(6f),所述大臂第一同步轮(6f)同轴安装有大臂第二锥齿轮(5d);所述大臂第二锥齿轮(5d)与所述大臂第一锥齿轮(5c)相啮合;所述大臂第一同步轮(6f)与大臂第二同步轮(6g)通过大臂同步带(7c)传动;所述大臂第二同步轮(6g)固连于所述大臂(3a)下端左内侧;
所述大臂臂座(2b)右夹持键的内侧下端安装有小臂第一同步轮(6a),所述小臂第一同步轮(6a)同轴安装有小臂第二锥齿轮(5b);所述小臂第二锥齿轮(5b)与所述小臂第一锥齿轮(5a)相啮合;所述小臂第一同步轮(6a)与小臂第二同步轮(6b)通过小臂第一同步带(7a)传动;所述小臂第二同步轮(6b)安装于所述大臂(3a)下端右内侧;所述小臂第二同步轮(6b)同轴安装有小臂第三同步轮(6c),所述小臂第三同步轮(6c)与所述大臂第二同步轮(6g)同轴心,所述小臂第三同步轮(6c)与小臂第四同步轮(6d)通过小臂第二同步带(7b)传动,所述小臂第四同步轮(6d)固连于小臂(3b)下端;
所述臂座驱动单元(1c)不工作时,所述大臂驱动单元(1b)驱动大臂第一锥齿轮(5c)转动,并带动大臂第二锥齿轮(5d)转动,所述大臂第二锥齿轮(5d)带动大臂第一同步轮(6f)转动,并通过大臂同步带(7c)带动大臂第二同步轮(6g)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大臂第二同步轮(6g)驱动大臂(3a)转动;
所述小臂驱动单元(1a)通过驱动小臂第一齿轮(4a)带动小臂第二齿轮(4b)转动,并带动小臂第一锥齿轮(5a)转动,所述小臂第一锥齿轮(5a)带动小臂第二锥齿轮(5b)转动,并带动小臂第一同步轮(6a)转动,所述小臂第一同步轮(6a)通过小臂第一同步带(7a)带动小臂第二同步轮(6b)转动,所述第二同步轮(6b)带动小臂第三同步轮(6c)转动,并通过小臂第二同步带(7b)带动小臂第四同步轮(6d)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小臂第四同步轮(6d)带动小臂(3b)转动;
所述臂座驱动单元(1c)工作时,所述臂座驱动单元(1c)通过大臂臂座第一齿轮(4c)带动大臂臂座第二齿轮(4d)转动,并带动大臂臂座(2b)转动;
所述大臂驱动单元(1b)驱动大臂第一锥齿轮(5c)转动时,所述大臂第二锥齿轮(5d)一方面受到大臂第一锥齿轮(5c)的作用以自身轴心作旋转运动,另一方面跟随大臂臂座(2b)作旋转运动,两种运动合成驱动大臂第二锥齿轮(5d),所述大臂第二锥齿轮(5d)带动大臂第一同步轮(6f),并通过大臂同步带(7c)带动大臂第二同步轮(6g)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大臂第二同步轮(6g)驱动大臂(3a)转动;
所述小臂驱动单元(1a)通过驱动小臂第一齿轮(4a)并带动小臂第二齿轮(4b)转动,所述小臂第二齿轮(4b)带动小臂第一锥齿轮(5a)转动时,所述小臂第二锥齿轮(5b)一方面受到小臂第一锥齿轮(5a)的作用以自身轴心作旋转运动,另一方面随大臂臂座(2b)作旋转运动,两种运动合成驱动小臂第二锥齿轮(5b),使得所述小臂第二锥齿轮(5b)带动小臂第一同步轮(6a)转动,并通过小臂第一同步带(7a)带动小臂第二同步轮(6b)转动,所述第二同步轮(6b)带动小臂第三同步轮(6c)转动,并通过小臂第二同步带(7b)带动小臂第四同步轮(6d)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小臂第四同步轮(6d)带动小臂(3b)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驱动单元后置工业机器人,其特征是:
当所述臂座驱动单元(1c)不工作时,所述大臂第一锥齿轮(5c)与大臂第二锥齿轮(5d)构成定轴锥齿轮系传动;所述大臂驱动单元(1b)以转动角速度ω1b,1驱动大臂第一锥齿轮(5c)转动,大臂第一锥齿轮(5c)驱动大臂第二锥齿轮(5d);大臂第二锥齿轮(5d)带动大臂第一同步轮(6f)转动,大臂第一同步轮(6f)通过大臂同步带(7c)带动大臂第二同步轮(6g),大臂第二同步轮(6g)驱动大臂(3a)以转动角速度ω3a,1转动,且大臂(3a)的转动角速度ω3a,1与大臂驱动单元(1b)的转动角速度ω1b,1满足式(1);
式(1)中:Z5c为大臂第一锥齿轮(5c)的齿数,Z5d为大臂第二锥齿轮(5d)的齿数,Z6f为大臂第一同步轮(6f)的齿数,Z6g为大臂第二同步轮(6g)的齿数;
小臂驱动单元(1a)以转动角速度ω1a,1驱动小臂第一齿轮(4a)带动小臂第二齿轮(4b)转动,小臂第二齿轮(4b)带动小臂第一锥齿轮(5a)转动,小臂第一锥齿轮(5a)驱动小臂第二锥齿轮(5b)转动,小臂第二锥齿轮(5b)带动小臂第一同步轮(6a)转动,小臂第一同步轮(6a)通过小臂第一同步带(7a)带动小臂第二同步轮(6b)转动,小臂第二同步轮(6b)带动小臂第三同步轮(6c)转动,小臂第三同步轮(6c)通过小臂第二同步带(7b)带动小臂第四同步轮(6d)转动,小臂第四同步轮(6d)驱动小臂(3b)以转动角速度ω3b,1转动,且小臂(3b)的转动角速度ω3b,1与小臂驱动单元(1a)的转动角速度ω1a,1满足式(2);
式(2)中:Z4a为小臂第一齿轮(4a)的齿数,Z4b为小臂第二齿轮(4b)的齿数,Z5a为小臂第一锥齿轮(5a)的齿数,Z5b为小臂第二锥齿轮(5b)的齿数,Z6a为小臂第一同步轮(6a)的齿数,Z6b为小臂第二同步轮(6b)的齿数,Z6c为小臂第三同步轮(6c)的齿数,Z6d为小臂第四同步轮(6d)的齿数;
当所述臂座驱动单元(1c)工作时,臂座驱动单元(1c)以转动角速度ω1c驱动臂座第一齿轮(4c)转动,臂座第一齿轮(4c)驱动臂座第二齿轮(4d),臂座第二齿轮(4d)带动大臂臂座(2b)以转动角速度ω2b转动,且大臂臂座(2b)的转动角速度ω2b与臂座驱动单元(1c)的转动角速度ω1c满足式(3);
式(3)中:Z4c为臂座第一齿轮(4c)的齿数,Z4d为臂座第二齿轮(4d)的齿数;
所述大臂第一锥齿轮(5c)、大臂第二锥齿轮(5d)与大臂臂座(2b)构成行星轮系传动;大臂驱动单元(1b)以转动角速度ω1b,2驱动大臂第一锥齿轮(5c)转动,大臂第二锥齿轮(5d)在大臂第一锥齿轮(5c)与大臂臂座(2b)的合成运动下转动,大臂第二锥齿轮(5d)带动大臂第一同步轮(6f),大臂第一同步轮(6f)通过大臂同步带(7c)带动大臂第二同步轮(6g),大臂第二同步轮(6g)驱动大臂(3a)以转动角速度ω3a,2转动,且大臂(3a)的转动角速度ω3a,2与大臂驱动单元(1b)的转动角速度ω1b,2满足式(4);
所述小臂第一锥齿轮(5a)、小臂第二锥齿轮(5b)与大臂臂座(2b)构成行星轮系传动;小臂驱动单元(1a)以转动角速度ω1a,2驱动小臂第一齿轮(4a)带动小臂第二齿轮(4b)转动,小臂第二齿轮(4b)带动小臂第一锥齿轮(5a)转动,小臂第二锥齿轮(5b)在小臂第一锥齿轮(5a)与大臂臂座(2b)合成运动下转动,小臂第二锥齿轮(5b)带动小臂第一同步轮(6a)转动,小臂第一同步轮(6a)通过小臂第一同步带(7a)带动小臂第二同步轮(6b)转动,第二同步轮(6b)带动小臂第三同步轮(6c)转动,小臂第三同步轮(6c)通过小臂第二同步带(7b)带动小臂第四同步轮(6d)转动,小臂第四同步轮(6d)带动小臂(3b)以转动角速度ω3b,2转动,且小臂(3b)的转动角速度ω3b,2与小臂驱动单元(1a)的转动角速度ω1a,2满足式(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58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辅助驱动单元的节能型工业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盾构机的掘进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