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体外3D细胞、组织培养的微流控装置及培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55735.0 | 申请日: | 2019-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3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崎;李玉峰;武国华;吴迪;吴建国;刘慧;石胜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何碧珩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体外 细胞 组织培养 微流控 装置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体外3D细胞、组织培养的装置及培养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覆盖层,细胞、组织培养腔室层,其中覆盖层包括进液孔,出液孔,进液孔、出液孔上下均有鲁尔接头,可以外接PE管,细胞、组织培养腔室层包括多个细胞、组织器官培养池,每个培养池两侧均有扣持臂。采用本发明的装置进行细胞培养,可以在体外同时进行多个细胞、组织的培养实验,并且,本发明采用微流控的设计可以方便、快速的检测、监控细胞、组织的培养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体外3D细胞、组织培养的微流控装置。
背景技术
二维细胞培养缺乏源组织微环境,与体内细胞生长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从而造成药物响应模式及信号分子通路的表达与生物体内的不同;另外,动物模型周期长、操作复杂、实验成本高,同时存在一定的伦理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的培养装置仅能满足单一的细胞培养,不能同时用于细胞、组织的培养,因此,需要构建一种可以在体外可以同时用于细胞、组织培养的装置,以实现更仿生的细胞、组织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细胞、组织的培养装置有很多,但是目前现有的培养装置多数仅限于一种单细胞的2D培养,无法在一种装置上同时可以进行细胞、组织的仿生培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同时可以用于3D细胞、组织培养的微流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体外3D细胞、组织培养的微流控装置,
包括培养单元,所述培养单元包括覆盖层和培养池,
所述培养池设置在培养层上,所述培养池能够被用于细胞、组织的培养;
覆盖层和培养层通过固持装置结合在一起;覆盖层上有进液孔和出液孔,用于泵入培养液或者收集培养液。
作为优选,本装置可以外界蠕动泵,通过蠕动泵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培养单元,优选地,包括六组培养单元,六组培养单元成两排排列形成整个微流控培养装置。
进一步地,每个培养单元中的培养池各自独立,每个培养单元设有各自的进液孔和出液孔组,以更好的方便操作者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培养池为圆柱体,深度为1.2-1.6cm,优选为1.5cm,其圆形直径为2.5-4cm,优选为3.5cm。
进一步地,固持装置为扣持臂,每个培养单元包括至少一对扣持臂,所述扣持臂设置在培养池的侧面。
进一步地,进液孔和出液孔的上下两端均有鲁尔接头,用于外接PE管,所述鲁尔接通通过医用级环氧树脂AB胶固连在进液孔和出液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上的上端设置封堵帽。
进一步地,封堵帽的开口处的内径略大于其所在的进液孔或出液孔的外径,封堵帽的中间部分的内径等于其所在的进液孔或出液孔的外径,所述封堵帽的最内端的内径小于其所在的进液孔或出液孔的外径,此设置便于对封堵帽进行操作,且能有效对进出孔进行封堵。
进一步地,培养池为圆形培养区域。
进一步地,培养池的材质为PDMS,其余部分,例如扣持臂或覆盖层材质选自聚苯乙烯系塑料、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体外3D细胞、组织培养的培养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的微流控装置,并包括以下步骤:
(1)在培养池中放入细胞或组织,使用固持装置将覆盖层和培养层固定结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57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