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管廊施工缝处防水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55441.8 | 申请日: | 2019-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4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激扬;王永俊;莫佳杰;陈勇;潘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29/045;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施工 防水 防渗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综合管廊施工缝处防水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装配式管廊现浇段和位于所述装配式管廊现浇段内的施工缝,所述施工缝包括至少一个水平段和至少一个凹槽段,所述水平段和凹槽段依次交替串联。本发明能够减少止水钢板的使用,并且还能加大渗水路径长度,能实质性提高施工缝抗渗性能的同时,还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用材,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综合管廊施工缝处防水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综合管廊的应用是现代市政体系一大进步,通过将城市重要的供水、供电等生命线系统埋设于地下,一方面对市政设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大大美化了城市环境。综合管廊的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从现浇一体式管廊到如今的装配叠合式管廊,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都在不断积累和更新,但是由于涉及地下工程,管廊的防水问题,尤其是施工缝处的防水问题关系到管廊的维护费用和使用寿命,一直是管廊大规模建设中绕不开的技术难题。
综合管廊是城市生命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综合管廊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综合管廊的防水、防渗是重中之重,综合管廊一旦漏水,将直接影响管廊的使用和维护,重者甚至使得综合管廊报废、城市瘫痪,后果非常严重。由于施工工艺限制,装配式管廊现浇段无法一次性浇筑完成,经常性地在转角上下300-400mm高差处形成必要施工缝,施工缝为管廊长时间服役留下严重的渗水隐患。现有技术中的综合管廊施工缝处的防水关注度不高,更多是顶板的防水工艺。申请号为201811022725.5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侧壁防水施工,该工艺流程复杂,且未实质性延长渗水路径,被动防水特征明显,防水耐久性难以预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综合管廊施工缝处防水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提高综合管廊施工缝处的防水防渗效果,简化施工缝处施工作业过程。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综合管廊施工缝处防水防渗结构,包括装配式管廊现浇段和位于所述装配式管廊现浇段内的施工缝,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包括至少一个水平段和至少一个凹槽段,所述水平段和凹槽段依次交替串联。
进一步,所有所述凹槽段呈矩形。
进一步,所述水平段的宽度大于等于两倍粗骨料最大粒径。
进一步,所述凹槽段的宽度大于等于一倍粗骨料最大粒径。
上述综合管廊施工缝处防水防渗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预制为获得施工缝的凹槽段所需要的模具;S2、现浇作业前通过计算和测量确定打入模具的位置;S3、浇筑得到装配式管廊现浇段下半部分,对装配式管廊现浇段下半部分上的施工缝界面初步振捣后打入所述模具;S4、待装配式管廊现浇段下半部分的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模具并对装配式管廊现浇段下半部分上的施工缝界面进行凿毛;S5、在所述装配式管廊现浇段下半部分上进行浇筑,得到装配式管廊现浇段上半部分。
进一步,所述模具为具有矩形表面的模具。
进一步,所述模具为凹形钢模或矩形木模或矩形钢模。
进一步,所述步骤S4和S5之间,还包括在凿毛后的表面涂抹高分子防水材料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减少止水钢板的使用,并且还能加大渗水路径长度,能实质性提高施工缝抗渗性能的同时,还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用材,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本对发明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5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机械信号时变频率特征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的儿童安全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