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运行可控的立式活套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4909.1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3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安民;于静涛;王建兵;马丽坤;严洪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1/00 | 分类号: | B21B41/00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嫚嫚;赵燕力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套小车 双向行走 可控装置 立式活套 活套支架 转向辊 机组 双向运行 正反双向 可控的 作业率 可控 空载 试车 调试 保证 | ||
本发明为一种双向运行可控的立式活套,包括活套支架,所述活套支架上设置固定转向辊组,所述固定转向辊组的下方设置活套小车,所述活套小车上连接有双向行走可控装置,所述双向行走可控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活套小车正反双向行走和停止所述活套小车运动。该立式活套利用双向行走可控装置保证活套小车双向行走可控,大大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机组的作业率;该立式活套能空载试车,缩短了调试周期,为机组的快速投产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运行可控的立式活套。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钢铁工业产能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各种带钢的产量不断增加,退火机组、彩涂机组、覆膜铁机组等各种冷轧带钢连续处理线机组不断国产化建设投产。立式活套在连续机组的需求越来越多,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立式活套主要用于存储带钢,保证工艺段在前后段设备停复机时能够稳定连续运行。现在各机组运行的立式活套主要是钢丝绳或者链条拉动活套小车,传动电机提供的张力和带钢张力平衡来实现活套小车的运行。
如果带钢发生断带,立式活套中活套小车的张力平衡失去,就容易导致活套小车失控,甚至产生事故以致损坏设备;此结构的立式活套在机组初期调试阶段无法实现活套车的空载试车,必须加载带钢实现单机试车,这样就增加了机组调试的周期。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双向运行可控的立式活套,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运行可控的立式活套,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活套小车易失控、无法空载试车、调试周期长等问题,该立式活套利用双向行走可控装置保证活套小车双向行走可控,大大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机组的作业率;该立式活套能空载试车,缩短了调试周期,为机组的快速投产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向运行可控的立式活套,包括活套支架,所述活套支架上设置固定转向辊组,所述固定转向辊组的下方设置活套小车,所述活套小车上连接有双向行走可控装置,所述双向行走可控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活套小车正反双向行走和停止所述活套小车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向行走可控装置包括传动卷筒装置,所述传动卷筒装置上连接有驱动组件和从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端卷设于所述传动卷筒装置上的驱动钢丝绳部,所述驱动钢丝绳部的另一端自下而上连接于所述活套小车的底部;所述从动组件包括一端卷设于所述传动卷筒装置上的从动钢丝绳部,所述从动钢丝绳部的另一端自上而下连接于所述活套小车的顶部。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向行走可控装置还包括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顶端连接配重钢丝绳,所述配重钢丝绳的另一端自上而下连接于所述活套小车的顶部。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活套小车两侧且能同步运动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从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活套小车两侧且能同步运动的第一从动部和第二从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一从动部同侧设置,所述第二驱动部和所述第二从动部同侧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钢丝绳部包括第一驱动钢丝绳,所述从动钢丝绳部包括第一从动钢丝绳,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所述第一驱动钢丝绳和第一驱动转向滑轮,所述第一从动部包括所述第一从动钢丝绳和第一从动转向滑轮;
所述第一驱动钢丝绳的一端卷设于所述传动卷筒装置上,所述第一驱动钢丝绳的另一端滑动绕设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转向滑轮后自下而上连接于所述活套小车的底部;所述第一从动钢丝绳的一端卷设于所述传动卷筒装置上,所述第一从动钢丝绳的另一端滑动绕设通过所述第一从动转向滑轮后自上而下连接于所述活套小车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钢丝绳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从动钢丝绳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活套小车上位于带钢前进方向前方的一端;所述活套小车上位于带钢前进方向后方的一端设置一组所述配重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49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