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险费用结算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4375.2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7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8 | 分类号: | G06Q4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00030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险 费用 结算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保险费用结算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其包括由结算服务器根据来自客户端的参保人结算请求从缴费记录数据库中获取与该参保人关联的缴费记录的集合;将参保人结算请求中包含的结算区间分解为以天为单位的日期集合,对于日期集合中每个日期,将其对应的所有待结算记录中处于参保人其中一个缴费记录对应的参保起止时间限定的区间中的待结算记录标记为进行基金支付,其他标记为自费;以及基于所有被标记为基金支付的待结算记录生成基金支付单据,并基于所有被标记为自费的待结算记录生成自费单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以简单灵活的方式实现了不同长期护理险缴费情况下护理费用的自动分账和结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根据参保人缴费情况核定保险待遇的分账数据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个人保险意识快速提高,保险已经成为人们为自己增加保障、分担疾病和医疗风险及压力的主要手段。为了更人性化的满足个人保险的需求,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保险类型,例如长期护理险。长期护理保险是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需要长期照顾的参保人提供护理服务费用补偿的健康保险。这是一种主要负担老年人的专业护理、家庭护理及其他相关服务项目费用支出的新型健康保险产品。申请长护险待遇的人需要当前缴纳医保才有资格享受待遇。接受完护理服务的参保人,在结算期间,长期护理险只能报销参保日期范围内的费用,参保日期范围外的费用算为参保人自费。医保缴费记录存在三种主要形式,按月缴费,按年缴费和长期缴费,并且这三种缴费方式参保人均有可能出现多次缴费或者中断缴费的情况。在现有的保险结算系统通常都是与医保缴费记录相对应地进行按月结算或按年结算,而在对于参保人缴费记录不连续的情况下,尤其是频繁出现多次缴费或者断缴情况下,难以有效且准确地处理保险费用结算数据,以实现基金支付和自费支付的自动分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险费用结算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以简单灵活的方式实现了不同长期护理险缴费情况下护理费用的自动分账和结算。
本发明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如背景技术所述,申请长期护理险待遇的参保人群,社保缴费方式和类别都是多样化的,长期护理险在待遇申请时需要判断参保人是否缴费,结算时产生的护理费用在缴费期间内进行按比例报销,未缴费部分划归到自费,这种多样化的情况的存在,使得长期护理险在实际业务开展中,会面临参保人多次缴费、断缴、补缴情况下的资格判定和长期护理险基金分账问题。本发明提出一套适用于长期护理险社保缴费的模型和算法,来解决长期护理险实际运营中待遇申请资格校验和结算分账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保险费用结算数据处理方法,用于根据参保人的保险缴费记录情况确定参保人可享受长期护理险的待遇以进行护理费用结算分账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1、由结算服务器响应于来自客户端的参保人结算请求,从缴费记录数据库中获取与该参保人关联的缴费记录的集合,每条缴费记录包括参保人对应的参保起止时间。
步骤2、由结算服务器将参保人结算请求中包含的结算区间分解为以天为单位的日期集合,并且对于该日期集合中每个日期:
获取参保人在该日期的相关的所有待结算记录;
判断该日期是否处于由该参保人的其中一个缴费记录对应的参保起止时间限定的区间中,如果是,则将该待结算记录标记为基金支付;否则标记为自费。
步骤3、由结算服务器基于所有被标记为基金支付的待结算记录生成基金支付单据,并基于所有被标记为自费的待结算记录生成自费单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4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