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制热化霜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4046.8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6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范建波;黄允棋;司徒姗姗;罗永前;张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1 | 分类号: | F24F11/41;F24F11/64;F24F11/77;F24F11/79;F24F11/88;F24F140/20;F24F110/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杨树民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制 热化 控制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空调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制热化霜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当空调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满足化霜条件,检测机组内环境温度,若内环境温度满足判断条件则进入加速化霜模式,调整导风板角度至最大向上角度,同时实时检测机组内管温度,计算内管温度和内环境温度的差值,依据差值调整风机转速加速化霜。根据检测到的空调机组参数进行分析判断,进而通过调整风机转速增加房间空气与室内侧换热器间的换热,有效提高化霜效率,同时可以减小化霜时温降幅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制热化霜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背景技术
在家用分体空调制热运行过程中,外机在低温下容易产生冰霜。为保证空调的制热能力、风叶、压缩机的可靠性,系统运行必须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转换成模式通高温高压制冷剂对冷凝器加热化霜。而在化霜过程会导致房间温度下降,使人感觉到温度降低产生不适,而目前产生了蓄热化霜、旁通化霜等方法都能一定程度降低室内温降,但都有其缺陷而不能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一种易于实现的空调制热化霜控制方法,通过增强常规化霜时室内侧换热来缩短化霜时间,从而减小化霜时温降幅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制热化霜控制方法,当空调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满足化霜条件,检测机组内环境温度,若内环境温度满足判断条件则进入加速化霜模式,调整导风板角度至最大向上角度,同时实时检测机组内管温度,计算内管温度和内环境温度的差值,依据差值调整风机转速加速化霜。根据检测到的空调机组参数进行分析判断,进而通过调整风机转速增加房间空气与室内侧换热器间的换热,有效提高化霜效率,同时可以减小化霜时温降幅度。
进一步的,所述若内环境温度满足判断条件则进入加速化霜模式具体为:当内环境温度T内环满足T内环>T1判断条件,则控制机组进入加速化霜模式,其中T1为预设内环下限温度,10℃≤T1≤20℃。当内环境温度高于设定的下限值时,表明内环境温度足够高,也同时说明房间热量是足够,这时候通过调用房间热量来提高外侧热量,进而加快化霜速度,同时不会对房间的舒适性造成太大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组内环境温度,若内环境温度T内环满足T内环≤T1判断条件,则控制机组进入常规化霜模式。当内环境温度不高时,房间本身的热量不足,用来使外侧热量提高会对房间舒适性有较大影响,这时候选择常规化霜模式可以减小化霜对室内舒适性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依据差值调整风机转速加速化霜具体为:内管温度T内管和内环境温度T内环的差值△T=T内管-T内环,若△T<Y1,风机停止,其中Y1为预设温差值,-25℃≤Y1≤-15℃。Y1是设定的最小温差值,当△T<Y1则停止风机,是因为温差过小,本来向上的空气流容易住下落,吹到人,停止风机可以有效避免对人体造成不适。
进一步的,所述依据差值调整风机转速加速化霜具体为:内管温度T内管和内环境温度T内环的差值△T=T内管-T内环,若Y1≤△T<Y2,风机按X+A1转速运行,其中Y2为预设温差值,X为风机初始转速,A1为预设调节转速,-25℃≤Y2≤5℃且Y1<Y2,200rpm≤X≤500 rpm,50rpm≤A1≤200 rpm。通过对内管温度和内环境温度作差进行范围区分,可以针对不同的差值范围设定不同的风机转速调整,实现更加精准的调整加快化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4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生产线
- 下一篇:三相星型连接双向LLC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