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筛选升级列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3957.9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孙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40 | 分类号: | B61L27/40;B61L27/60;B61L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彭锐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筛选 升级 列车 方法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远程筛选升级列车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区域控制器ZC向行车综合控制自动化系统TIAS发送允许唤醒列车列表以便所述TIAS向休眠列车的车载控制器VOBC发送远程唤醒指令;所述ZC接收所述VOBC接收所述远程唤醒指令后发出的静态测试请求,向所述TIAS发送可筛选列车列表,申请为所述休眠列车进行远程筛选;所述ZC接收远程筛选确认信息后,向所述VOBC发送允许静态测试指令。所述方法通过远程快速筛选升级列车,能够在不动车(即,列车不进行出库回库操作)的情况下使列车原地筛选升级为CBTC模式,并可继而通过人机交互快速升级为FAM模式全自动出库;减少了系统的故障恢复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减少了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中的远程筛选升级列车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全自动运行和高效率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基于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列车控制系统作为各城市轨道交通选用的主流技术,在确保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前提下,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对于轨道交通行业,为提高列车自动化水平,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全自动运行系统成为列车控制系统主要发展的方向。全自动运行系统是一种全自动化的、高度集中控制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具备列车自动唤醒启动和休眠、自动出入停车场、自动清洗、自动行驶、自动停车、自动开/关车门等功能,并具有常规运行、降级运行和灾害工况等多重运行模式。比常规CBTC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可靠性要求更高,可以按最佳模式对列车进行更精确的控制,提高运行效率和运营服务质量,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在既有CBTC系统中,发生ZC(Zone Controller,区域控制器)宕机或因故重启后,其管辖区域内的列车均需要降级为RM(Restricted train operating Mode,限制人工驾驶模式)人工驾驶列车,并需要列车经过线路上布置的应答器与车载应答查询器协同工作,重新定位筛选升级,以确保列车前方后方无工程车或其他障碍物。
在全自动运行系统中,设置了全自动休眠唤醒列检库,对于库内休眠列车,中心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列车自动监控)需要检查车载休眠唤醒模块汇报的列车休眠唤醒状态和ZC汇报的休眠唤醒状态,二者均汇报允许唤醒时,ATS才允许下发唤醒指令给列车;当列检库内的休眠列车当发生ZC宕机或因故重启后,ATS无法从ZC处获得休眠唤醒状态,所有休眠列车均无法再被自动唤醒,需要派人上车通过人工操作来唤醒列车。
现有原地定位自动筛选升级的线路设计方案中,全自动休眠唤醒列检库车头车尾两端均铺设了休眠唤醒应答器,只要列车在停车点精确停车,人工唤醒列车后,车载VOBC(Vehicle On-Board Controller,车载控制器)可以直接从BTM天线处获得休眠唤醒应答器位置直接定位。获得定位的列车与地面ZC建立通信后,ZC可根据列车位置为列车进行筛选,只要线路条件满足,车载可原地升级为CBTC模式。全自动休眠唤醒列检库分为单列检库和双列检库,其设计如下;
1)单列检库设计,如附图图1所示
a)停车列检库线布置休眠唤醒应答器的中心与车载BTM(Balise TransmissionModule,应答器传输模块)天线的中心对位布置,用于列车休眠唤醒,同时可保证列车唤醒后自动定位。
b)停车点的设计保证列车车头距离前方计轴点位置小于全线最小车长。
该线路布置方式使得ZC宕机重启后,仍然可以获得列车位置,并且根据位置信息检查列车前方区段空闲且其所在区段前后方无隐藏列车,继而判断列车满足筛选升级条件,为列车计算出有效的MA(Movement Authority,移动授权),从而列车可原地自动升级为CBTC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39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丝接密封材料
- 下一篇:一种ABS低附着系数混凝土路面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