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开关型移相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3896.6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4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涤燹;顾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汇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H01P1/1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刘莎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开关 移相器 | ||
1.一种高频开关型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90度移相单元(100)、22度移相单元(200)、5度移相单元(300)、11度移相单元(400)以及45度移相单元(500),5度移相单元(300)为开关电感结构,90度移相单元(100)、22度移相单元(200)、11度移相单元(400)以及45度移相单元(500)均为优化T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频开关型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优化T型移相结构由第一晶体管(101、201、401、501)、第二晶体管(102、202、402、502)、第三晶体管(103、203、403、503)、第一电感(104、204、404、504)、第二电感(105、205、405、505)、第三电感(106、206、406、506)和第一电容(107、207、407、507)构成,其中:第一晶体管(101、201、401、501)的源极与漏极跨接在输入与输出端,栅极接第一数字信号(V90、V22、V11、V45);第二晶体管(102、202、402、502)的栅极接第一数字信号(V90、V22、V11、V45),第三晶体管(103、203、403、503)的栅极接第二数字信号第三电感(106、206、406、506)并联在第三晶体管(103、203、403、503)的源极与漏极,第一电容(107、207、407、507)并联在第二晶体管(102、202、402、502)的源极与漏极,第三晶体管(103、203、403、503)的源极和第三电感(106、206、406、506)的公共端接地,第三晶体管(103、203、403、503)的漏极和第三电感(106、206、406、506)的公共端接第二晶体管(102、202、402、502)的源极和第一电容(107、207、407、507)的公共端;第一电感(104、204、404、504)、第二电感(105、205、405、505)串接后并联在第一晶体管(101、201、401、501)的源极与漏极,第一电感(104、204、404、504)、第二电感(105、205、405、505)的公共端接第二晶体管(102、202、402、502)的漏极和第一电容(107、207、407、507)的公共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频开关型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电感移相结构由第四晶体管(301)、第四电感(302)构成,其中:第四晶体管(301)的源极与漏极跨接在输入与输出端,栅极接第三数字信号(V5);第四电感(302)并联在第四晶体管(301)的源极与漏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频开关型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数字信号是第一数字信号(V90、V22、V11、V45)取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频开关型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优化T型移相结构中的第一电感(104、204、404、504)与第二电感(105、205、405、505)的感值相同,且在版图布局时关于优化T型移相结构的垂直中心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汇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汇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38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粘性防水卷材在低温环境下的粘接性能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蚊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