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品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3871.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1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飞田一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9/048 | 分类号: | B60R9/04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祝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物品固定装置(20),其具备调节机构(65)和突起部(67)。调节机构夹设在第一板(14)与第二板(18)之间,且与第一板(14)的下面侧接合。突起部一体地设置于调节机构。突起部将物品(22)固定于第一板的上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物品固定装置,例如已知有在车身的顶板上经由调节机构来固定车顶梁的装置。具体而言,在物品固定装置中,安装于车身的支承构件配置在顶板的下方,在支承构件与顶板之间夹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的上端部从顶板的开口部向上方露出,从下方贯通支承构件及调节机构的紧固螺栓向顶板的上方突出而与螺母螺纹结合。螺母安装于车顶梁。
即,车顶梁通过紧固螺栓安装于顶板,且在支承构件与顶板之间夹设有调节机构的状态下被固定。
根据该物品固定装置,调节机构与螺母由不同体的构件形成且配置成彼此分离的状态。由此,从作为比较重的重物的车顶梁输入的载荷主要经由紧固螺母而向紧固螺栓传递(例如参照美国专利第9187045号)。
但是,就美国专利第9187045号的物品固定装置而言,从车顶梁等物品输入的载荷主要经由螺母而向紧固螺栓传递。因此,难以将从物品输入的载荷良好地向调节机构传递,从这个观点来说留有改良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从物品输入的载荷良好地向调节机构传递的物品固定装置。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物品固定装置具备:调节机构,其夹设在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板的下面侧接合;以及突起部,其一体地设置于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板的上表面固定物品。
这样,能够将从作为比较重的重物的物品输入到第一板及突起部的载荷良好地向突起部及调节机构传递。由此,能够由调节机构整体来良好地承受从物品输入的载荷。
(2)在上述物品固定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突起部由通过与所述物品螺合来固定所述物品的螺纹部构成,所述调节机构具备:一方的构件,其与所述突起部一体地设置;以及另一方的构件,其能够与所述一方的构件螺合,所述物品固定装置还具备将所述第二板紧固于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紧固螺栓。
这样,在调节机构的一方的构件一体地设置突起部且将一方的构件与调节机构的另一方的构件螺合。由此,能够将突起部、一方的构件及另一方的构件一体化。由此,能够将从物品输入的载荷经由突起部良好地向调节机构传递。
(3)在上述物品固定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突起部由通过与所述物品螺合来固定所述物品且具有头部的螺纹部构成,所述调节机构具备:一方的构件,其具有供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头部接合的底面;以及另一方的构件,其能够与所述一方的构件螺合,所述物品固定装置还具备将所述第二板紧固于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紧固螺栓。
这样,通过将突起部由螺纹部构成且将突起部的头部接合于调节机构的一方的构件的底面,由此在一方的构件一体地设置突起部。而且,一方的构件与调节机构的另一方的构件螺合。由此,能够将突起部、一方的构件及另一方的构件一体化。由此,能够将从物品输入的载荷经由突起部良好地向调节机构传递。
另外,通过在一方的构件的底面接合突起部的头部,由此能够独立地制造突起部和一方的构件,从而提高生产率。
(4)在上述物品固定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突起部由通过与所述物品螺合来固定所述物品且具有头部的螺纹部构成,在所述头部形成有插入螺纹孔,所述调节机构具备:筒状的一方的构件,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头部压接在该筒状的一方的构件的内部;以及另一方的构件,其能够与所述一方的构件螺合,所述物品固定装置还具备紧固螺栓,该紧固螺栓通过贯通所述另一方的构件而与所述插入螺纹孔螺合,由此将所述第二板紧固于所述另一方的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3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