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雾区诱导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53267.3 | 申请日: | 201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2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许野平;刘辰飞;陈英鹏;朱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G06K9/62;G06N3/04;G08G1/01;G08G1/09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赵玉凤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诱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公路雾区诱导方法,本方法采用音频监听单元采集来自监测区间的声音并将其发送给目标识别单元,目标识别单元检测音频信号中是否包括需要检测的音频目标,如果目标识别单元识别结果包含警示内容,则通过警示信号单元发出警示信息,事件识别单元通过综合分析各个目标识别单元传来的识别数据得出目标移动速度和速度变化,进而对车辆行驶情况做检测识别,并把警告信号发送至警示信号单元发出对应的警示信号。本发明能够克服雨雾天气能见度差的困难正确识别车辆目标和危险事件、设备不易受雨雾沙尘等自然现象影响,也不因环境振动、大风天气等造成设备安装位置偏移导致设备功能失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公路雾区诱导方法,属于智慧交通领域。
背景技术
雨雾天气造成高速公路能见度低,看不清前方车辆,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发明专利《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团雾监测及预警系统》(公开号:109523811A)公开了一种方法,包括六个子系统和四个模块;北斗子系统与地面监测模块通过信息传输模块连接,北斗子系统和地面监测模块均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与本地数据存储子系统连接,本地数据存储子系统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与人工复检子系统连接,人工复检子系统通过信息传输模块分别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平台和自我调整子系统连接,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平台通过信息传输模块分别与车辆诱导模块和本地数据存储子系统连接,自我调整子系统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与本地数据存储子系统连接,预警子系统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与接收模块连接。上述系统有效降低了因团雾造成的交通危害,具有稳定、精确、时效与可靠性的特点,为雾区行驶车辆的安全性增添保障。该方法需要复杂的车联网系统,建设实施和维护成本巨大。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雾区诱导预警系统》(公开号:107680411A)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雾区诱导预警系统,包括核心控制模块和多个终端引导单元模块,所述核心控制模块与各个终端引导单元模块通过传输光纤分别进行连接,终端引导单元模块测量该终端引导单元模块附近的能见度信息,通过高频扫描测试获得该终端引导单元模块附近的车辆位置信息,当两个车辆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L时,触发闪烁灯组进行预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之中,一个路段通过一个核心控制模块进行信息控制、信息发送和信息处理,实时监测该路段的车辆位置和车辆之间的距离,根据能见度值计算出最佳的触发时间、闪烁频率和闪烁亮度。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更具实用性,而且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降低灯组的衰耗。该方法组网复杂,核心技术激光测距成本昂贵,目标识别准确率低,推广应用实施难度较大。
发明专利《低能见度环境下行驶轨迹智能识别警示与预警系统》(授权公告号:104008663B)公开了一种低能见度环境下车辆行驶轨迹智能识别警示与安全预警系统,包括车辆轨迹感知系统、色灯诱导系统、异常事件监控系统、紧急救援求助系统等;本发明在路侧设置红黄色灯诱导系统,采用激光、红外、微波传感,通过综合感知和研判,可智能追踪、识别低能见度环境下过往车辆的位置,并通过信息递送和区域联动模式,计算前车距离,根据计算结果启动红黄色灯诱导系统,对跟驰车辆以多色频闪和电子路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警示和提醒,达到减少恶性连环追尾事故发生的目的。该专利采用传统的激光、红外、微波传感器,实施维护成本较高,长期野外工况条件下设备可靠性不足,不适合大规模部署应用。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辆噪音的智能手机交通危险预警方法与系统》(申请公布号CN 106448050 A)公开了一种方法,基于智能手机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中央处理单元、后台数据库、控制模块以及预警模块,在后台数据库中利用采集的训练样本建立匹配关系和模型,通过智能手机实时采集车辆噪音数据组、对车辆噪音数据组进行特征提取、调用后台数据库中存储的匹配关系和模型输出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控制智能手机触发初次预警和紧急预警,及时提醒有听力障碍、边走路边沉溺于看手机、用耳机听手机音乐的出行人群,提高道路出行者的安全,有效降低道路上的事故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32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