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储能电站现场联调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3163.2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2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余斌;郭思源;严亚兵;徐浩;朱维钧;李辉;梁文武;洪权;吴晋波;潘伟;刘海峰;汪霄飞;李刚;臧欣;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 |
代理公司: | 43114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欧阳迪奇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网 电池储能电站 电池剩余电量 能量管理系统 双向变流器 联调装置 缺陷消除 设备系统 变流器 电池堆 对设备 环网柜 干式 电池 电网 检验 | ||
1.一种电池储能电站现场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电池堆,两台双向变流器,两台变压器和两个环网柜,所述的两个电池堆分别与一个双向变流器、一个变压器和一个环网柜依次串联,且两个环网柜互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储能电站现场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台双向变流器的其中一台以离网V/F控制模式运行,以作为系统电压源双向变流器,另一台变流器以并网PQ控制模式运行,以作为负荷节点双向变流器,调整负荷节点双向变流器的参数模拟电池的充放电运行。
3.一种电池储能电站现场联调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储能电站现场联调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池堆并网,分别对两台双向变流器进行空载启动试验;
S2.进行双向变流器带变压器空载升压试验;
S3.进行双向变流器启停及充放电运行试验;
S4.校核电池管理系统、双向变流器、能量管理系统之间的四遥数据;
S5.校验电池管理系统与双向变流器之间的保护逻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储能电站现场联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手动闭合电池堆中各簇电池的高压隔离开关,以及双向变流器的直流断路器,保持双向变流器的交流断路器断开,启动电池管理系统并网流程以使各簇电池的主正接触器自动闭合,建立直流母线电压;
S12.将两台双向变流器均设置为就地、V/F控制模式并启动变流器,待直流侧电容充电完毕后,双向变流器闭合直流侧断路器、交流接触器,使交流侧电压升至额定值,检查变流器空载启动性能;
S13.将双向变流器停机,退出电池管理系统并网流程,所有开关恢复初始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储能电站现场联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闭合系统电压源双向变流器和所连接的变压器之间的交流断路器,闭合两台环网柜负荷开关,
S22.闭合与系统电压源双向变流器连接的电池堆中各簇电池的高压隔离开关,以及系统电压源双向变流器的直流断路器,启动电池管理系统并网流程以使各簇电池的主正接触器自动闭合,建立直流母线电压;
S23.启动以离网V/F控制模式运行的双向变流器,待直流侧电容充电完毕后,系统电压源双向变流器闭合直流侧断路器、交流接触器,使交流侧电压升至额定值,检查双向变流器空载升压性能;
S24.将系统电压源双向变流器停机,退出电池管理系统并网流程,所有开关恢复初始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储能电站现场联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闭合系统电压源双向变流器和变压器之间的交流断路器,闭合两台环网柜负荷开关;
S32.闭合与系统电压源双向变流器连接的电池堆各簇高压隔离开关以及汇流柜直流断路器,启动电池管理系统并网流程,各簇电池的主正接触器自动闭合,建立直流母线电压;
S33.将系统电压源双向变流器设置为就地、V/F控制模式,闭合系统电压源双向变流器交侧流断路器并启动,待直流侧电容充电完毕后,系统电压源双向变流器自动闭合直流侧断路器、交流接触器,使交流侧电压升至额定值;
S34.闭合负荷节点双向变流器和变压器之间的交流断路器,闭合负荷节点电池堆各簇高压隔离开关以及汇流柜直流断路器,启动电池管理系统并网流程;
S35.将负荷节点双向变流器设置为就地、PQ控制模式并启动负荷节点双向变流器,待直流侧电容充电完毕后,负荷节点双向变流器自动闭合直流侧断路器、交流接触器;
S36.就地设置负荷节点双向变流器以10%额定功率充电运行1分钟,然后直接转放电运行1分钟,检查变流器和电池状态是否正常;
S37.就地下发负荷节点双向变流器停机指令;
S38.采用EMS远方控制模式,重复步骤S35~S37;
S39.完成后将所有装置停机并恢复初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31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