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素水生成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2775.X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3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炫善;金主谦;全宰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美芹;刘久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生 成器 | ||
一种水素水生成器,包括:本体;水箱,该水箱用于容纳和存储水;电极模块,该电极模块联接到水箱,用于在水箱中生成水素水;供水入口,该供水入口布置在本体处,供水入口包括开口表面,该开口表面布置在本体的表面上以向外部环境开口;以及盖板,该盖板用于开闭供水入口的开口表面。盖板可沿着平行于供水入口的开口表面的横向方向移动,以开闭供水入口的开口表面。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水素水生成器,并且涉及一种生成水素水并分配水素水的水素水生成器。
背景技术
通常,水素水指的是氢(H2)以预定水平或更高水平混合的水。水素水可有效预防过敏性皮炎等的皮肤炎、使皮肤增白、防止氧化剂引起衰老,并且在饮用时可增强免疫力。
尤其,当氧自由基进入人体时,自由基可能引起各种疾病,诸如癌症。关于这一点,饮用水素水可以具有去除这种氧自由基的效果,这引起了广泛关注。
氢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0.0002,氢是较差的可溶性气体之一。另外,即使当通过将氢溶解在水中来制备水素水时,氢也可能容易从水素水中逃逸。因此,有必要从水素水的生成开始直到水素水被用户消耗为止使水素水中的氢向外部环境的逃逸最小化。维持水素水中氢的高浓度对于提高水素水的使用效果可能是重要的。
另一方面,根据水素水可能提供的各种效果,利用水素水已经变得非常多样化。例如,用户不仅可以饮用水素水,还可以用水素水清洗或淋浴。另外,将水素水供给至加湿器以进行喷雾,甚至正在开发将水素水用于水床的用途。由此可见,为了生成水素水并向用户提供各种形式使用的水素水,必要时可能需要对水素水生成器进行各种设计和修改。为此,期望自由设计和布置水素水生成器的主要部件。
因此,有必要在水素水生成器的设计中使对主要部件的结构约束最小化。通过各种结构提供水素水对于充分响应于多样化的市场条件和用户需求可能是一项重要任务。
水素水生成器的示例可以在韩国专利10-1810149中找到。水素水生成器生成、存储和排出水素水。水素水生成器通过使用电解池电解水来生成氢,并且向氢溶解在水中的水容器供给氢。向水容器供给的氢通过排放塞分配。
存储水素水的水容器在上表面具有开口,并且在通过水容器的开口向水容器补充普通水之后,盖联接到水容器的开口,以使水容器气密。然而,为了向水容器补充普通水,必须打开联接到水容器的开口的盖,并且水容器的开口始终暴露在水素水生成器的外部。因此,在设计水素水生成器时,别无选择,只能限制水容器的放置。
另外,因为在水容器的开口上进行封闭的盖仅由水容器的上表面的周向长度支撑,所以接触受周向长度的限制。因此,盖与水素水生成器的联接相对不稳定。
另外,因为盖以完全可拆卸的方式简单地组装到水容器的开口,所以朝向水容器中的盖施加的排出压力的方向和盖的打开方向彼此相对平行。因此,水容器通过盖实现的气密性不是很高。
水素水生成器的另一个示例可以在韩国专利注册号10-1624322中找到。水素水生成器通过旋转盖打开和关闭出口管。水素水生成器包括:基座,该基座用于从联接到水容器的普通水生成水素水;并且供组装水容器的壳体包括作为水素水的排出通道的上出口管。另外,旋转盖在壳体的上部的一侧处联接到铰链,以开闭上出口管。
尤其,用于排出水素水的上出口管形成在水容器的上侧,并且上出口管利用铰链方法通过旋转盖而开闭。而且,旋转盖使用单独的锁来锁定旋转盖,以保持气密性。然而,上述结构是一种水素水的生成、存储和排出都在水容器处执行的转鼓式结构。因此,上面描述的水素水生成器的结构可能不能以多种方式改变。
另外,旋转盖由一侧上的铰链和另一侧上的锁支撑。因此,为了使旋转盖与水素水生成器的联接稳定,约束条件是需要单独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2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品管理装置、商品销售管理装置及方法、介质、设备
- 下一篇:负电压产生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