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食同源的富硒微量元素植物营养饮品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2527.5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9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颜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振清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33/105;A23L33/10;A23L33/16;A23L33/15;A23L33/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源 微量元素 植物 营养 饮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营养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食同源的富硒微量元素植物营养饮品及制备方法,其配方中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水80%‑88%、中草药制剂8%‑15%、海藻提取液2%‑6%、麦芽硒0.2%‑1%、复合维生素0.01%‑0.5%,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为:中草药制剂的制备、海藻提取液的制备、配料、杀菌、灌装及包装。本发明的饮料是一种可药食同源、富含微量元素的营养饮料,尤其富含硒、锌元素,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润肺、保肝护肝、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并且0添加香精、0添加色素、0添加防腐剂,是一种优质的健康饮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营养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食同源的富硒微量元素植物营养饮品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作为一种解渴提神的饮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但目前的饮料大多是碳酸饮料或果汁饮料等,营养价值不高,并且有的饮料添加有香精、色素等添加剂,经常饮用不仅无助于身体健康。
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大量的亚健康人群,饮料作为一种即食饮品,如果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可在补充人体所需能量的同时,又具有健康身体的功效,将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经过研究开发,提供了一种具有药食同源、微量元素营养饮料,由决明子、茯苓、枸杞、葛根、金银花、黄精等植物精制而成,且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润肺、保肝护肝、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并且0添加香精、0添加色素、0添加防腐剂,是一种优质的健康饮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药食同源的富硒微量元素植物营养饮品及制备方法,是一种可药食同源、富含微量元素的营养饮料,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润肺、保肝护肝、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并且0添加香精、0添加色素、0添加防腐剂,是一种优质的健康饮品。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食同源的富硒微量元素植物营养饮品,其配方中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水80%-88%、中草药制剂8%-15%、海藻提取液2%-6%、麦芽硒0.2%-1%、复合维生素0.01%-0.5%,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其配方中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水85.3%、中草药制剂10%、海藻提取液4%、麦芽硒0.5%、复合维生素0.2%。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中草药制剂的重量百分组成为:决明子15%、茯苓12.5%、枸杞12.5%、葛根10%、金银花12.5%、黄精37.5%。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海藻提取液的有效成分包括膳食纤维、矿物质、β胡萝卜素、微量元素锌和硒。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纤维素包含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维生素C,且每千克复合维生素含有:维生素A 15000000IU、维生素D36000000、维生素E 100000IU、维生素B1 12000mg、维生素B6 16000mg、维生素C 22000mg以及余量为载体脱脂米糠。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食同源的富硒微量元素植物营养饮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中草药制剂的制备
按照重量比称取决明子、茯苓、枸杞、葛根、金银花和黄精,并将上述中草药混合后粉碎至粒径为1mm以下,然后将混合物料置于砂锅中加水没过中草药,浸泡20-30min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续煎,共煎煮3次,并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得到滤液,控制滤液温度到4-8℃,添加滤液1-2倍重量乙醇,保持40-60min,升温至55-65℃保持1-2h,过滤,滤液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即得中草药制剂,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振清,未经颜振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25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