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轨道机动数据的小天体接近高精度光学导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2324.6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3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秦同;乔栋;黄江川;刘梓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24 | 分类号: | G01C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张利萍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轨道 机动 数据 天体 接近 高精度 光学 导航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融合轨道机动数据的小天体接近高精度光学导航方法,属于深空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实现方法为:建立无轨道机动时的小天体接近光学导航系统模型,在小天体接近过程开始后,先利用无轨道机动的小天体接近光学导航系统模型进行光学导航;建立轨道机动时的小天体接近光学导航系统模型,在接近过程持续T时间后,施加轨道机动,利用轨道机动时的小天体接近光学导航系统模型进行光学导航;轨道机动施加完毕后,继续采用组成的无轨道机动时的小天体接近光学导航系统模型进行光学导航,直至小天体接近过程结束,即实现小天体接近高精度光学导航,加快探测器状态误差收敛速度,满足小天体逼近探测的高精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轨道机动数据的小天体接近高精度光学导航方法,属于深空探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天体接近段是小天体探测的关键阶段,探测器在此阶段的导航性能决定了探测器能否安全精确地到达目标小天体。光学导航是目前接近段常用的导航方法,探测器通过星载相机获得小天体图像,进而确定小天体相对探测器的视线方向,以视线方向为观测量,结合探测器相对小行星的动力学方程,估计探测器相对小行星的位置与速度。然而在接近小天体的过程中,探测器相对小天体的运动轨迹近似为直线,这种几何构型使得光学相对导航的性能退化,精度降低。本专利旨在发明一种可以改善探测器相对小天体轨道几何构型、提高导航误差收敛速度与导航精度的小天体接近高精度光学导航方法,为未来小天体探测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的融合轨道机动数据的小天体接近高精度光学导航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在探测器接近小天体的过程中,通过主动施加轨道机动,改变探测器相对小天体的轨道几何构型,利用轨道机动之前与轨道机动之后的光学观测数据,以及已知的轨道机动速度增量信息,实现探测器相对于小天体的高精度导航。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的融合轨道机动数据的小天体接近高精度光学导航方法,建立无轨道机动时的小天体接近光学导航系统模型,在小天体接近过程开始后,先利用无轨道机动的小天体接近光学导航系统模型进行光学导航。建立轨道机动时的小天体接近光学导航系统模型,在接近过程持续T时间后,施加轨道机动,利用轨道机动时的小天体接近光学导航系统模型进行光学导航。轨道机动施加完毕后,继续采用组成的无轨道机动时的小天体接近光学导航系统模型进行光学导航,直至小天体接近过程结束,即实现小天体接近高精度光学导航,加快探测器状态误差收敛速度,满足小天体逼近探测的高精度要求。
本发明公开的融合轨道机动数据的小天体接近高精度光学导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无轨道机动时的小天体接近光学导航系统模型,在小天体接近过程开始后,先利用无轨道机动的小天体接近光学导航系统模型进行光学导航。
小天体接近光学导航系统模型包含探测器的状态模型与光学观测模型。在小天体接近过程中,探测器的轨道动力学为太阳系下的二体动力学,探测器的状态方程如式(1)所示。
式中,r为探测器的位置矢量,v为探测器的速度矢量,μ为太阳的万有引力常数。
在小天体接近过程中,光学导航的有效观测量为小天体的视线方向,观测模型如式(2)所示。
式中,ra为小天体在太阳系下的位置矢量,通过小天体星历获得,为已知量;υ为观测误差矢量。
无轨道机动时的小天体接近光学导航系统模型由式(1)、(2)组成。在小天体接近过程开始后,先利用式(1)、(2)进行导航滤波,估计探测器的位置矢量r与速度矢量v。由于探测器的状态模型与光学观测模型均为非线性模型,因此选用非线性滤波算法估计探测器的位置矢量r与速度矢量v。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非线性滤波算法包括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或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2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