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托弹簧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52142.9 | 申请日: | 2019-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2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姚惠彬;叶海霞;施伟华;秦银;亢丽;李明荣;王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翔鹰五金弹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06 | 分类号: | F16F1/06;B21F35/00;C21D1/18;C21D1/773;C21D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本体 过渡段 承托弹簧 支撑弹簧 弹簧 减小 装弹 弹簧技术领域 一体成型的 自动卷簧机 弹簧制造 扭曲变形 使用寿命 左旋弹簧 传统的 节距 左端 摩擦 自由 加工 制造 保证 | ||
1.一种托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托弹簧本体(1),所述托弹簧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承托弹簧段(2),所述托弹簧本体(1)的右端设置有过渡段(3),所述过渡段(3)的右端设置有支撑弹簧段(4),且所述托弹簧本体(1)、承托弹簧段(2)、过渡段(3)和支撑弹簧段(4)为一体成型的左旋弹簧,且所述托弹簧本体(1)、承托弹簧段(2)、过渡段(3)和支撑弹簧段(4)的外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弹簧段(2)包括和托弹簧本体(1)连接的第一卷簧承托段(21),所述第一卷簧承托段(2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卷簧圆弧段(22),所述第一卷簧圆弧段(22)的另一段连接有承托段(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托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弹簧段(2)的长度为53.5mm,所述承托弹簧段(2)的宽度为14mm,所述承托段(23)的长度为39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簧段(4)包括和过渡段(3)连接的第二卷簧承托段(41),所述第二卷簧承托段(4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卷簧圆弧段(42),所述第二卷簧圆弧段(42)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段(43),所述支撑段(43)的另一端弧形过渡连接有卡钩(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托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簧段(4)的长度为53.5mm,所述支撑弹簧段(4)的宽度为14mm,所述支撑段(43)的长度为18.7mm,所述卡钩(44)的长度为9mm,且所述支撑段(43)和卡钩(44)之间的弧度半径为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弹簧,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圈所述托弹簧本体(1)之间的距离为23.4mm,最右端所述托弹簧本体(1)顶端和过渡段(3)顶端之间的距离为28mm,所述过渡段(3)顶端和支撑弹簧段(4)顶端之间的距离为32mm,所述过渡段(3)底端和支撑弹簧段(4)底端之间的距离为15mm,且所述承托弹簧段(2)左端到支撑弹簧段(4)右端之间的距离为365mm。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意一种托弹簧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加工托弹簧半成品:加工托弹簧坯料以及芯轴,根据托弹簧的截面以及内、外径尺寸加工筒形的托弹簧坯料,根据托弹簧的内径截面加工芯轴,且芯轴过盈装配于托弹簧坯料内孔中,用于装夹托弹簧坯料,然后在数控加工机床上生成模拟刀头沿托弹簧螺旋间隙运动的螺旋展开线,并根据该螺旋展开线生成数控刀路,选取直径大于托弹簧螺旋间隙的刀头,编写适合数控加工中心的加工程序,通过芯轴实现托弹簧配料的装夹,然后根据数控加工中心上的螺旋展开线程序将托弹簧配料加工呈托弹簧半成品,其中托弹簧半成品是指通过机加工形成的螺旋间隙大于工艺要求的弹簧螺旋间隙的螺旋状工件;
S2:在完成托弹簧半成品的加工后,先通过弹簧压缩定型夹具将托弹簧半成品压缩,并在托弹簧半成品的螺旋间隙放入定型薄片压紧,且定型薄片为与工艺要求的托弹簧螺旋间隙厚度和形状匹配的弧形薄片;
S3:将托弹簧半成品进行真空热处理定型能够对托弹簧半成品进行强化、定型,首先进行真空淬火,在200℃预热后,将零件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500℃,按1.2min/mm保温一段时间后油淬,再将零件放入熔融盐浴或空气炉中进行两次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360℃±30℃,保温18min后空冷,即可完成托弹簧的制作;
S4:将回火后定型完成的托弹簧进行外表面黑色电泳以确保托弹簧成品的外表面光洁、无毛刺和披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翔鹰五金弹簧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翔鹰五金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21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