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开放式车顶组件的防夹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1893.9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1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G·思奇维普;D·W·H·卡拉奈;S·谭杰特弗欧依;J·万德保尔;S·C·费福尔特;R·R·思莱格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纳法天窗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57 | 分类号: | B60J7/05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郭思宇 |
地址: | 荷兰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开放式 车顶 组件 防夹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开放式车顶组件的防夹捕系统。开放式车顶组件被配置为用于在车辆车顶中提供可关闭的车顶开口。此外,开放式车顶组件包括被可移动地布置为打开和关闭车顶开口的关闭构件和用于检测车顶开口中的物体的检测系统。检测系统被配置为,当关闭构件移动并且可能发生碰撞时,如果在车顶开口中检测到外来物体则提供夹捕信号。检测系统还被配置为当检测到物体执行预定动作时提供操作信号。基于操作信号,控制单元可以执行相关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在车辆中以提供车顶开口的开放式车顶组件,特别是涉及用于开放式车顶组件的检测系统以检测车顶开口中的物体。并且,本发明涉及相应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外来物体变得卡在关闭构件和车顶开口的边缘之间时的危险情况,防夹捕系统(ATS)通常用于开放式车顶组件中。这通过在检测到障碍物时停止或反转关闭构件的移动以允许外来物体从阻碍关闭构件的该位置移除来完成。
检测是否存在阻碍外来物体通常是间接进行的。通过测量电动机速度和/或供给到电动机的电流来检测系统内的电阻的增加。但是,由于驱动电缆和电缆导管之间的间隙,在电动机和关闭构件之间的驱动组件中,特别是在操作机构和电动机之间的驱动电缆中,可能存在相对较大的松弛。作为结果,在被外来物体阻碍的开始与检测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并且,由于电动机中的转子的飞轮效应,存在停止和反转电动机的旋转需要时间的延迟。因此,在被夹住的外来物体被重新释放之前,这种类型的检测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
为了改善外来物体的检测,不同的方法和系统是已知的。例如,可以使用加速度计以检测关闭构件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的意外突然变化。在另一示例中,辐射(例如红外线束)或超声波可用于车顶开口中以检测车顶开口中的外来物体。由于额外的成本,这些系统可能在商业上不是优选的。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国家和/或区域车辆安全要求,除了另一个检测系统之外,或作为另一个检测系统的替代,可能还需要这种检测系统,特别是如果关闭构件可以从远处(例如通过遥控器或甚至通过互联网连接)进行控制的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包括检测系统的开放式车顶组件。
以根据权利要求1的开放式车顶组件实现该目的。特别地,开放式车顶组件被配置为用于在车辆车顶中提供可关闭的车顶开口。其中,开放式车顶组件包括被可移动地布置为打开和关闭车顶开口的关闭构件。根据本发明,开放式车顶组件包括用于检测车顶开口中的物体的检测系统,其中,检测系统被配置为根据检测的物体提供夹捕信号或操作信号。特别地,检测系统被配置为:确定检测的物体的至少一个特性;根据确定的物体的至少一个特性从一组信号中选择信号,该组信号包括夹捕信号和操作信号;以及提供选择的信号。
在根据本发明的开放式车顶组件中,检测系统不仅在出于安全原因检测外来物体方面起作用。检测系统的附加值在于检测系统提供用户接口功能。此外,物体的至少一个特性被确定。例如,可以确定物体的定位。这种定位可能表明物体处于不可能夹捕的位置,例如,如果物体在中心区域接触到关闭构件。另一方面,在关闭构件的侧边缘处的接触,特别是在移动时,可以被视为夹捕危险,并且可以产生夹捕信号。
如上所述,在检测到潜在的夹捕的情况下,选择并提供夹捕信号。但是,如果检测系统检测到诸如上述的在中心区域中的接触的不预期导致夹捕的物体、事件或动作,则检测系统可以选择、生成并提供操作信号,例如用于打开或关闭关闭构件的操作信号。特别地,事件或动作可以在检测系统中被预定义,使得一旦检测到这种事件或动作,检测系统就被配置为提供相关联的操作信号。
夹捕信号和操作信号可以被提供给操作驱动组件的控制单元,其中,驱动组件操作性地耦合到关闭构件。驱动组件通常包括电动机,以使关闭构件向前或向后移动。如果控制单元接收到夹捕信号,则控制单元可以停止关闭构件的移动,并且通常使关闭构件的移动反向以防止夹捕外来物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纳法天窗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英纳法天窗系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18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