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静音液压电机泵外壳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1769.2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1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冀宏;刘新强;孙飞;张贺;陈乾鹏;高文科;李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音 液压 电机 外壳 | ||
一种超静音液压电机泵外壳,前盖(6)和后盖(13)分别通过螺钉(4、15)紧固与壳体(1),底座(10)与壳体(1)为一体结构,液压电机泵(12)通过壳体(1)上的筋板(1b、1c、1d、1e)内嵌于壳体(1);壳体(1)上开设有进油口(2)、真空化口(16)、电机引线(17)和真空表(18);前盖(6)上开设有第一凸台(7)和出油口(9),后盖(13)上开设有第二凸台(11),第一凸台(7)和第二凸台(11)分别于液压电机泵(12)前端和后端接触;所述壳体(1)与前盖(6)通过O型圈(5)密封,壳体(1)与后盖(13)通过O型圈(14)密封,进油口(2)处有O型密封圈(3)、出油口(9)处有第四密封圈(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元件降噪技术,尤其涉及超静音液压电机泵外壳。
背景技术
液压元件及系统属于高负荷重载机械能源装备,随着液压技术的高压、高速、大容量化,液压元件及其装置的噪声越来越严重。其中液压泵是主要的噪声源之一。液压元件及其装置产生的噪声存在严重的人机不友好,且特殊应用场合中是不允许的。液压电机泵是一种集成电动机、离心增压泵、液压泵等为一体的新型液压动力单元。相比较传统电机-液压泵组,液压电机泵集成度高、效率高、噪声低,但在某些对噪声要求更为严格的场合,就需要寻求进一步降噪的方案和技术。
液压电机泵产生的噪声有流体噪声和机械噪声两类。流体噪声主要是由于液压泵内部气蚀、旋涡流动及压力冲击引起的,而机械噪声主要是其内部轴承制造误差及使用条件不良而产生摩擦而激发的噪声,以及械碰撞噪声如叶片泵中叶片与定子内曲线的撞击等。噪声测产生不仅对于液压电机泵性能不利,且对于工作人员健康存在严重威胁,因此,进一步减小液压电机泵的噪声具有重要意义。
检索现有公开文献专利发现关于液压电机泵低噪声方面的研究有:(1)“液压电机叶片泵样机的噪声测量及分析[J].”(王峥嵘,冀宏,胡启辉,王建森.液压与气动,2010(09):63-65.)与同等功率的电机油泵组的噪声进行对比,电机泵的噪声降低了 7 dB。 同时,试验发现, 电机叶片泵样机由于壳体内部流道狭窄引起了负压,使得泵芯吸油口处出现大量气泡, 引起了较大的气穴噪声,提出扩大流道的方法保证充分吸油从而避免气穴噪声。(2)“一种低噪声集成式伺服电机螺杆泵的试验研究[J].”(孙东宁,刘会祥,冯伟,何俊,张玉强.甘肃科学学报,2018,30(05):119-122+128),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伺服电机螺杆泵的噪声随着电机转速的增加,噪声等级呈上升趋势;随着负载压力的升高,噪声也呈现上升趋势。(3)“基于一种双出轴伺服电机的高压低噪声伺服电机泵研究[J].”(孙东宁,刘会祥,何俊,冯伟,胡小飞.液压与气动,2018(06):59-65.),通过驱动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旋转方向和转速,消除了因控制阀引起的机械噪声和流体噪声,另外,所采用的的螺杆泵本身具有低噪声的特点。
以上有关液压电机泵低噪声的研究对于液压电机泵进一步超静音化提供了有益借鉴,但存在以下不足:
1. 对于液压电机泵的噪声源的控制大多基于内部流体噪声及机械噪声的分析,开展相应的降噪措施研究,其降噪难度大、效果不理想;
2. 从声学原理出发进行液压电机泵的超静音的技术较少,忽略了真空中声波无法传播的基本原理及阻隔声波传播的降噪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静音液压电机泵外壳,利用在壳体及前后盖所构成的密闭容腔的真空化、壳体内部劈尖的消声作用以及聚乙烯材质长链分子内摩擦生热,阻隔液压电机泵噪声的传播,减小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危害,提供超静音的液压电机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17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