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O浓缩液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1624.2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白祖国;陈道康;张许;恽建军;杨积衡;孙桂花;彭文博;范克银;党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9/12;C01D5/16;C01D5/00;C25B1/16;C25B1/26;C02F101/10;C02F101/12;C02F101/20;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邓唯 |
地址: | 2118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o 浓缩 资源 利用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RO浓缩液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和装置,特别涉及应用的造纸废水RO浓缩液膜法资源化利用方法及装置。步骤:第1步,将RO浓缩液进行除杂质阳离子处理,使用微滤/超滤膜进行过滤,得到纯化后的盐水;所述的盐水中包含有有机污染物;第2步,对纯化后盐水使用树脂进行深度除杂质阳离子处理,进一步降低阳离子含量;第3步,树脂出水通过纳滤膜分盐处理,实现混盐的分离;第4步,纳滤浓缩液通过蒸发结晶处理,获得元明粉;第5步,纳滤渗透液通过反渗透+电渗析浓缩处理,获得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第6步,电渗析浓液通过双极膜电解获得盐酸和氢氧化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RO浓缩液资源化再利用方法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化工行业的的造纸废水RO浓缩液膜法资源化利用方法及装置,属于化工行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造纸废水主要包括制浆蒸煮废液、洗涤废水、漂白废水和纸机白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其废水处理是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重点提出得治理领域。目前,上述工业废水采用生化、粗过滤、高级氧化、超滤等工艺降低COD及SS,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回收率75%以上,而反渗透浓液经过电渗析等步骤进一步增浓后进入蒸发系统获得工业盐。但该工艺获得的工业盐往往均是混盐,再利用率低。RO工艺中产生的2%~25%的浓盐水因有机物富集浓度高、混盐盐分高等特点,直接排放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而热法蒸发浓缩,存在初步投资大、能耗高、后处理混合废盐成本高等问题,其资源化综合利用成为发展主流。
专利CN103819019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RO浓水分级氧化处理达标排放方法,通过“臭氧氧化-次氯酸钠氧化”的工艺路线使出水有机物含量降低至达标排放要求。专利CN102190392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RO浓水处理达标排放方法,采用“电解-絮凝沉淀-砂滤-碳滤-精密过滤”使RO浓水处理至达标排放要求,但上述方法均造成了水资源和无机盐资源的浪费,并且针对混盐溶液的处理处置思路并不明确。基于上述情况,针对RO混盐浓盐水资源化利用作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化工生产中RO混盐浓缩液的再利用的方法,本方法可以有效去除造纸厂RO混盐浓缩液水中的阳离子杂质、总有机碳含量等,获得混盐溶液中硫酸钠无机盐资源,同时氯化钠无机盐电解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回用于前端工艺使用,实现了废盐水的完全资源化利用。主要是通过沉淀法、膜法、树脂法处理去除阳离子杂质,实现RO浓盐水初步净化后进入纳滤系统分盐浓缩,纳滤系统浓缩液蒸发结晶获得工业品元明粉,纳滤系统渗透液盐浓缩后电解制氢氧化钠和盐酸,并回用于前端工艺清洗再生,实现混盐浓盐水资源化利用。
一种RO浓缩液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RO浓缩液采用沉淀法去除阳离子杂质;
第2步,对第1步得到的盐水采用微滤/超滤膜实现固液分离;
第3步,对第2步得到的分离膜透过液使用树脂吸附进一步降低阳离子杂质含量;
第4步,对第3步得到的混盐浓缩液送入纳滤膜系统中进行分盐浓缩处理;
第5步,对第4步得到的浓缩液送入蒸发系统中获取元明粉;
第6步,对第4步得到的渗透液送入盐浓缩系统中进行浓缩处理;
第7步,对第6步得到的浓缩液送入双极膜系统中进行电解处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RO浓缩液是指主要含有NaCl和NaSO4的盐水;所述的盐水中的COD范围是1~500ppm;所述的盐水中的TOC范围1~200ppm;所述的盐水中的氯根含量是1~30g/L;所述的盐水中的硫酸根含量是1~3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1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能量的电子加速器
- 下一篇: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