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直流电源系统环路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1192.5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5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柏源;朱辉;张勇;徐振;高方;张桂晨;刘乾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黄龙 |
地址: | 47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直流电源 系统 环路 检测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一种便携式直流电源系统环路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其检测方法包括电桥测试法及注入信号检测法,电桥测试法主要应用于直流电源系统的不停电检测,注入信号检测法主要应用于直流电源系统的停电检测,注入信号检测法在对直流电源II注入信号后,检测直流电源I正负对地电压、频率等并与注入信号时的直流电源II相比较。检测装置包括系统环路分析仪和手持式探测仪两个装置。该便携式直流电源系统环路检测方法及其装置,采用电桥测试法和注入信号检测法结合的方式,无论两个独立直流电源系统是否有电都可以检测直流电源系统的环路情况,同时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迅速的对环路故障点进行定位,进而有效的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和降低直流环路故障查找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直流电源系统环路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发电厂、220KV等级以上以及一些重要的110KV变电站,对于其中重要的负荷分别都是由两套相对独立的直流电源,通过空开的方式来选择任意一套直流电源进行供电的,并且在连接两套直流电源的母线之间设有母联开关,当其中一套的电源处于充电状态或是发生故障等意外情况时,可及时的采用另一套电源设备进行供电,从而使得供电可靠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是,在新建或设备改造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设备出现较大的变动而出现的绝缘降低、或是人员的误操作等因素都会出现两套相互独立运行的直流系统出现并列运行的现象,并且可以会导致两套相互独立的直流电源系统出现电气连接形成环路的现象,进而发生因环流过大而引发的火灾、蓄电池寿命缩短或是蓄电池组失效的现象,而且如果环路故障没有被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回路误动作,进而引发安全事故,而且环路故障也会导致接地故障监测灵敏度下降,进而影响绝缘监测装置的正常运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而目前对于两套直流电源系统内环路故障的检测都是通过运行人员通过其它设备的异常而间接反应出来的,而且无法确定环路故障的具体的类型及发生的地点,进而增加了环路故障处理时间,严重地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可靠的运行,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电网的安全生产,而且通过其它设备的异常来判定直流电源的环路故障极大的受到了设备本身的影响,进一步的增加对于环路故障检测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直流电源系统环路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具备实时进行环路检测而无论直流电源系统时是否存在电流、精准对环路故障进行定位及确定环路故障的类型、降低了环路故障的查找难度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对于两套直流电源系统内环路故障的检测都是通过运行人员通过其它设备的异常而间接反应出来的,而且无法确定环路故障的具体的类型及发生的地点,进而增加了环路故障处理时间,严重地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可靠的运行,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电网的安全生产,而且通过其它设备的异常来判定直流电源的环路故障极大的受到了设备本身的影响,对于环路故障检测的难度较大的问题。
综上所述,一种便携式直流电源系统环路检测,包括电桥测试法及注入信号检测法两种检测模式,所述电桥测试法主要应用于直流电源系统的不停电检测,其具体步骤如下:
(1)方案A
S1、合上开关K1,断开开关K2,在正极投入不平衡电阻R2,测量I、II段母线对地电压:V+11、V-11、V+21、V-21;
S2、合上开关K2,断开开关K1,即在负极投入不平衡电阻R2,测量I、II段母线对地电压:V-12、V+12、V+22、V-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11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差动保护故障分析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竹复合管的束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