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织及解交织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51020.8 | 申请日: | 2019-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5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胤;鞠灏;洪含绛;何大治;黄秀璇;王婉婷;张文军;管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M13/27 | 分类号: | H03M13/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织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S1,将数据序列按顺序写入交织器,得到第一矩阵;
步骤S2,对所述第一矩阵进行循环偏移处理,得到第二矩阵;
步骤S3,将第二矩阵按顺序读出,得到第二数据序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还包括置换处理步骤,其包括:
对所述第一矩阵进行置换,对置换后的第一矩阵进行循环偏移;
或,对第一矩阵进行循环偏移,对循环偏移后的第一矩阵进行置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将数据序列按列顺序写入交织器时,所述步骤S2中包括采用行索引序列对所述第一矩阵进行行置换,所述行索引序列根据写入交织器后得到的所述第一矩阵计算生成;
步骤S1中将数据序列按行顺序写入交织器时,所述步骤S2中包括采用列索引序列对所述第一矩阵进行列置换,所述列索引序列根据写入交织器后得到的所述第一矩阵计算生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置换为将第Ri行置换到第i行,所述行索引序列[R1,R2,…,RM]的生成公式为:
其中,间隔M表示交织器的行数、N表示交织器的列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对第一矩阵按偏移量进行循环偏移处理,所述偏移量根据所述行索引序列或列索引序列生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移量的计算公式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织器的列数行数其中表示在一个OFDM符号内用于数据传输的有效子载波数,TBS表示在一个OFDM符号内传输的比特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将数据序列按顺序写入交织器完毕后,如果交织器中还存在空位,则在交织器中补入冗余数,按顺序读出后删除冗余数据。
9.一种交织器,其对一个OFDM符号内的符号进行交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读写部,将数据序列按照顺序写入交织块生成第一矩阵;
处理部,将读写部写入的第一矩阵进行置换和/或循环偏移处理,生成第二矩阵,然后由读写部读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进行如下处理:
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索引序列,根据索引序列得到循环偏移量,根据循环偏移量和/或索引序列进行循环偏移和/或置换处理。
11.一种解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N1,对输入的数据序列按顺序写入解交织器,得到第三矩阵;以及
步骤N2,对解交织器中的第三矩阵进行循环反偏移,得到第四矩阵;以及
步骤N3,对第四矩阵按顺序读出,得到解交织后的数据序列。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解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N2还包括反置换处理步骤,其包括:
对所述第三矩阵进行反置换,对置换后的第三矩阵进行循环反偏移;
或,对第三矩阵进行循环反偏移,对循环反偏移后的第三矩阵进行反置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10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