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调式挡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0759.7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4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旭文 |
主分类号: | E05C17/46 | 分类号: | E05C17/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2000 广东省揭阳市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装置 | ||
活调式挡门装置,包括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一个部件用于设置在固定建筑基体上,另一个部件用于设置在活动门扇上并能够随门扇移动,当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结合时能够限制门扇移动;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的位置是可调的,其中第一部件能够被调整到结合第二部件的迎挡位置以及能够被调整到避开第二部件的避挡位置,第一部件能够在迎挡位置与避挡位置之间切换,当门扇被驱动开门并且第一部件切换于迎挡位置上时,第一部件能够结合第二部件上,从而能够限制门扇继续开门移动;当门扇被驱动开门并且第一部件切换于避挡位置上时,第一部件能够避开第二部件,从而门扇能够继续开门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调式挡门装置。所述活调式挡门装置可以用于限制门扇的打开角度,从而防止不法分子通过暴力的方式借助室内人员开门的瞬间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猛烈撞击门扇而强行闯入室内。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对处于开门状态的门扇进行定位,防止门扇被风吹动而随意摆动,往往在门扇与建筑墙体或地板之间设置有门挡(又称为门吸)。目前市面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门挡,例如在中国发明专利201780005834.3中公开的门挡,包括有门可承载部分和底板可承载部分。所述门可承载部分包括有磁体和挡料板,在所述挡料板上设置有向下敞开的球形凹槽。所述门可承载部分是用于安装到门扇上的,安装时在门扇的底部中钻出孔,将所述磁体安装在所述孔中,然后把所述挡料板也安装到所述门扇的底部使所述磁体保持在所述孔内。所述底板可承载部分包括有导向套筒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套筒内的销,所述底板可承载部分安装在地板上。当门扇在开门方向移动时,所述磁体随门扇移动到所述底板可承载部分的上方,从而磁吸所述销向上升起而结合到所述球形凹槽上进而使门软停止。但是对于门扇而言,其最重要的是防盗功能,所以在门扇上往往都配置有安保设备。提到安保设备,大部分人马上能够联想到的是门锁。通过门锁能够将门扇保持在紧闭状态而把不法分子拒绝在门外,但是一旦门扇被打开甚至在打开的过程中,锁具就完全丧失安保作用了,此时不法分子则可以通过暴力的方式借助室内人员开门的瞬间,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猛烈撞击门扇而强行闯入室内。显然通过门锁并不能把处于打开状态或打开过程中的门扇进行定位,而专利201780005834.3中公开的门挡也是无济于事,因为这种门挡只能适用于对完全打开的门扇进行定位,而根本不能起到防止暴力闯入的功能。
发明内容
面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活调式挡门装置,包括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一个部件用于设置在固定建筑基体上,另一个部件用于设置在活动门扇上并能够随门扇移动,当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结合时能够限制所述门扇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位置是可调的,其中所述第一部件能够被调整到结合所述第二部件的迎挡位置以及能够被调整到避开所述第二部件的避挡位置,所述第一部件能够在所述迎挡位置与所述避挡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门扇被驱动开门并且所述第一部件切换于所述迎挡位置上时,所述第一部件能够结合所述第二部件上,从而能够限制所述门扇继续开门移动;当所述门扇被驱动开门并且所述第一部件切换于所述避挡位置上时,所述第一部件能够避开所述第二部件,从而所述门扇能够继续开门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可以是设置在固定建筑基体上,例如是建筑物地板上、或固定设置在建筑物地板上的固定座体等,而所述第二部件设置在门扇上;又或者,所述第二部件设置在固定建筑基体上,而所述第一部件设置在门扇上。
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结合结构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是在所述第二部件上设置有收容腔,所述第一部件从下往上插接到所述第二部件的收容腔内,或者是在所述第二部件上设置有凸出设置的阻挡凸块,所述第一部件能够水平结合到所述阻挡凸块上。
其中,所述第一部件的位置是可调的,当所述第一部件切换于所述迎挡位置上时,可以是所述第一部件随门扇移动而结合到所述第二部件上,亦可以是所述第二部件随所述门扇移动而结合到所述第一部件上;当所述第一部件切换于所述避挡位置上时,在所述门扇的移动过程中不会导致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结合从而也就不会影响到所述门扇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旭文,未经林旭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0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内顶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电力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