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承台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0620.2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5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王梦丹;吴丽华;王海燕;黄永毅;龚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宝鑫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2D27/14;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承台的施工方法,属于承台施工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前期施工;S2:垫层混凝土浇筑;S3:承台钢筋安装;S4:承台模板安装,在模板的下部开设多个振捣口,在振捣口内插入振捣棒,使振捣棒横穿于整个承台,注意振捣棒不要与钢筋以及模板接触,振动板与振捣口之间通过泡沫块进行暂时密封,随后在模板上焊接两块振动板,将振捣棒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块振动板连接,在振动板上设置振动电机;S5:混凝土浇筑;S6:模板拆除,对承台进行土工布覆盖和洒水养护;S7:基坑回填;本发明具有可以提高承台底部混凝土振捣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承台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承台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承台指的是为承受、分布由墩身传递的荷载,在桩基顶部设置的联结各桩顶的钢筋混凝土平台,承台是桩与柱或墩联系部分。承台把几根,甚至十几根桩联系在一起形成桩基础,是桥梁建筑中最为重要的建筑物之一。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412073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桩承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核对钢筋半成品;(二)钢筋绑扎;(三)预埋管线及铁活;(四)绑砂浆垫块;(五)安装模板;(六)混凝土浇筑。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浇筑承台混凝土时,施工人员需要振捣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被振捣密实,但是当承台体积较大时,施工人员难以振捣到位于承台底部的混凝土,导致这部分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后期拆模后会出现蜂窝麻面等问题,影响到承台的最终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承台底部混凝土振捣质量的桥梁承台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桥梁承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前期施工,在进行测量放线后,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完成后做好临边防护,随后进行桩头的凿除以及桩基的检测,在桩基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步工序;
S2:垫层混凝土浇筑,垫层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垫层混凝土的厚度依照设计厚度进行施工,垫层的尺寸大于承台的设计尺寸;
S3:承台钢筋安装,测量放线后,用墨线弹出承台中心十字线及边线。按设计图纸开始绑扎承台钢筋,钢筋绑扎时,需要注意控制钢筋间距;
S4:承台模板安装,模板选用钢模板,在安装模板前,在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面上涂抹脱模剂,在模板的下部开设多个振捣口,在振捣口内插入振捣棒,使振捣棒横穿于整个承台,注意振捣棒不要与钢筋以及模板接触,振动板与振捣口之间通过泡沫块进行暂时密封,随后在模板上焊接两块振动板,将振捣棒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块振动板连接,在振动板上设置振动电机;
S5:混凝土浇筑,在承台下部的混凝土浇筑时,启动振动电机带动振动板振动,使振动板带动所有振捣棒一起振动,从而保证承台下部的混凝土可以被振捣密实,在振捣20min-30min后,拆卸振动板与振捣棒,将振捣棒抽出,并封闭振捣口,而振捣口上方的混凝土均采用人工进行振捣;
S6:模板拆除,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2.5MPa后,拆除侧模,并对承台进行土工布覆盖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S7:基坑回填,填土前需清理基坑内杂物,确保内部干净且无积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模板上开设振捣口,将振捣棒通过振捣口插入模板内部,在浇筑承台底部的混凝土时,可以利用振动电机带动振捣棒振动,从而对承台底部的混凝土进行振捣,保证承台底部的混凝土可以振捣密实,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振捣质量,降低了混凝土成型后产生质量缺陷的概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S1中,在基坑顶部边缘0.5m以外的位置设置引水沟,在基坑内对角的位置设置两个集水坑,然后通过水泵将集水坑内的水抽出坑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宝鑫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宝鑫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0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