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气化辅床的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以及气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0116.2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1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董鹏飞;朱治平;王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J3/56 | 分类号: | C10J3/56;C10J3/7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化 循环 流化床 装置 以及 方法 | ||
1.一种带气化辅床的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装置包括:
气化炉(1),在气化炉(1)上设置有燃料入口、气化剂入口、回炉煤气入口、排炉煤气出口、底渣出口和返料口;
气固分离器(2),所述气固分离器(2)的进口与气化炉(1)的排炉煤气出口相连通;和
气化辅床(3),所述气化辅床包括循环物料入口、气化剂入口、回炉煤气出口和回炉含碳物料出口,所述气化辅床的循环物料入口与气固分离器(2)的固相出口相连通,所述气化辅床的回炉煤气出口与气化炉(1)的回炉煤气入口相连通;所述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还包括二级返料装置(5),其中,所述二级返料装置(5)与所述气化炉(1)相连,所述气化辅床(3)通过所述二级返料装置(5)与所述气化炉(1)的中下部相通;并且所述气化辅床的回炉含碳物料出口通过所述二级返料装置(5)与气化炉(1)的返料口相连通;
其中所述气化炉(1)、气固分离器(2)和气化辅床(3)形成所述气化装置的循环回路,所述气化辅床(3)位于所述循环回路中;
所述气化炉(1)的回炉煤气入口的位置高于所述气化炉(1)的返料口的位置,所述气化炉(1)的回炉煤气入口设置在所述气化炉(1)的中上部;
在气固分离器(2)与气化辅床之间还设置有一级返料装置(4),所述一级返料装置(4)分别与气固分离器(2)的固相出口和气化辅床的循环物料入口相连接;
其中,气化辅床(3)与二级返料装置(5)结合在一起,二级返料装置(5)位于气化辅床(3)的底部,使得气化辅床(3)的回炉含碳物料出口与二级返料装置(5)的入口直接相接;
向所述气化辅床(3)的周向均匀通入第二气化剂,使得气化辅床(3)中,第二气化剂给入的上部为流化床,且气化辅床(3)中,与二级返料装置(5)结合的底部为移动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气化辅床的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化炉(1)的下部具有自上向下减缩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气化辅床的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气化炉(1)的燃料入口距离气化炉(1)的底部的高度为气化炉(1)的总高度的1/2~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气化辅床的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气化辅床的循环物料入口和回炉含碳物料出口分别位于气化辅床的侧壁上相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气化辅床的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化装置还包括附加气固分离器(6)和附加返料装置,附加气固分离器(6)的进口与气固分离器(2)的气相出口相连接,附加气固分离器(6)的固相出口与附加返料装置的入口相连接,附加返料装置的出口与气化辅床的循环物料入口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气化辅床的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连接附加返料装置与气化辅床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气化剂入口。
7.一种带气化辅床的循环流化床气化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气化辅床的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气化辅床(3)中发生气化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01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挤出头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流量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