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池塘养殖环境的河蟹缺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9858.3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1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杨筱珍;石兴亮;成永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31280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洁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箱 隔氧板 进水管 池塘养殖 纵向凹槽 管内部 进气阀 提拉杆 填充盖 外侧壁 电泵 拉杆 穿过 非中心位置 横向拉手 缺氧装置 上下滑动 圆形箱体 上端 操控杆 排污管 轴对称 夹片 溶氧 | ||
1.一种模拟池塘养殖环境的河蟹缺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泵、进水管、养殖箱、进气阀、隔氧板、取蟹手、取蟹管、提拉杆、取蟹台、阻蟹网、排污管,所述电泵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安装在养殖箱底部,所述养殖箱为一上部设有隔氧板的圆形箱体,所述进气阀安装在养殖箱的外侧壁上,所述取蟹手穿过隔氧板非中心位置,所述取蟹手包括操控杆、夹片,所述取蟹管穿过隔氧板中心位置,所述取蟹管内部设有一填充盖,该填充盖在取蟹管内部可上下滑动,所述取蟹管的外侧壁上以养殖箱的中心线为轴对称设有一对纵向凹槽,该纵向凹槽内分别设有左右拉杆,该左右拉杆的上端采用一横向拉手连接在一起,构成一提拉杆,所述左右拉杆的下端分别对称固定在一取蟹台的圆形外侧壁上,提拉杆可沿取蟹管外侧壁上的凹槽上下移动,可以提拉取蟹台,所述养殖箱底部中心设有一开口,所述取蟹台设置于养殖箱底部的开口处,所述取蟹台为一中心设有通孔的结构,所述取蟹台的通孔的直径和取蟹管的直径相同,所述取蟹台的通孔的上部设有一可旋转开闭的叶片,该叶片的面积稍大于通孔面积,所述排污管一端连接到所述养殖箱底部开口处,所述排污管另一端通到外界,所述取蟹台位于排污管的管口内,所述阻蟹网安装在排污管管口位于取蟹台处的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池塘养殖环境的河蟹缺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设有两个,水流方向沿逆时针并与养殖箱底部平行,两进水管水流方向相同以便形成环形水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池塘养殖环境的河蟹缺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材质采用透明玻璃,便于观察与保证自然光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池塘养殖环境的河蟹缺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氧板采用泡沫材料制成,所述隔氧板与取蟹管贴合部分设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池塘养殖环境的河蟹缺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蟹管内部的填充盖采用泡沫材料制成,所述隔氧板、取蟹管、填充盖的厚度相同,且均在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池塘养殖环境的河蟹缺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蟹手与隔氧板之间的缝隙设有密封圈,所述排污管和养殖箱底部开口处设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池塘养殖环境的河蟹缺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蟹台的上表面与养殖箱底部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池塘养殖环境的河蟹缺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拉杆包括左侧拉杆和右侧拉杆,所述右侧拉杆包括一外套和转动杆,转动杆可在外套内部旋转,所述外套下部侧壁上设有缺口,所述转动杆通过缺口连接所述叶片,所述转动杆的旋转带动叶片转动,并最终控制所述取蟹台的通孔的开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池塘养殖环境的河蟹缺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拉杆包括左侧拉杆和右侧拉杆,所述右侧拉杆底端连接到取蟹台侧壁上的限位槽内,并在限位槽内可旋转,该右侧拉杆同时连接所述叶片,所述右侧拉杆的旋转带动叶片转动,并最终所述取蟹台的通孔的开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池塘养殖环境的河蟹缺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采用PVC制成,所述排污管既能排水又能排污,所述排污管设计成一折状结构,并与养殖箱构成一连通器结构,具有控制水位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98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