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被群落前端及内部水流偏转区纵向流速分布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9692.5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7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刘超;严春浩;刘兴年;聂锐华;王协康;杨克君;单钰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1/02;E0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郭萍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被 群落 前端 内部 水流 偏转 纵向 流速 分布 预测 方法 | ||
1.一种植被群落前端及内部水流偏转区纵向流速分布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非淹没植被群落上游边界中心位置为原点,依据植被群落上游水流偏转距离L1和植被群落内部水流偏转距离L2,将有非淹没植被群落的河道沿流水方向划分为两个区域:植被群落上游水流偏转区即区域1,-L1≤x≤0,植被群落内部水流偏转区即区域2:0x≤L2,并将河道沿垂直于水流的方向划分为植被区和无植被区,所述x表示水流方向;
(2)依据以下预测模型确定有非淹没植被群落河道区域1和区域2的纵向流速Ud分布:
区域1:
区域2:
式中,Ud(1)为区域1的纵向流速,Ud(2)为区域2的纵向流速,A1、A2、A3、A4为积分常数,由各区域的纵向流速在相邻两区域边界条件得到,H为水深,g为重力加速度,S为水面坡降,f为达西阻力系数,Cd为植被拖曳力系数,a为单位水体植被的阻水面积,K1、K2分别为区域1和区域2的无量纲系数;
(3)依据以下预测方法确定无植被区的纵向流速分布:
Ubare=(U0·B-Uveg·b)/(B-b);
式中,Ubare为无植被区沿水流方向的纵向流速,U0为上游平均流速,Uveg为植被区的区域平均流速值,为步骤(2)得到的纵向流速Ud(1)或Ud(2),B为1/2河道宽度,b为1/2植被群落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群落前端及内部水流偏转区纵向流速分布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量纲系数K1和K2的采用如下方法确定:调整K1使区域1在x=0cm处的纵向流速预测结果等于该处的测量流速Ud(0),通过调整K2使区域2在x=0cm处的纵向流速预测结果等于该处的测量流速Ud(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群落前端及内部水流偏转区纵向流速分布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量纲系数K1和K2的采用如下方法确定:
K1=1.9ln(ad)+9.8
K2=1.4ln(ad)+7.3
式中,ad为单位宽度植被群落的阻水面积,a为单位水体植被的阻水面积,d为植物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群落前端及内部水流偏转区纵向流速分布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区域的纵向流速区域边界满足以下条件:
(1)在区域1和区域2的交界处x=0cm处:
流速连续:Ud(1)=Ud(2);
流速梯度连续:
(2)在植被群落前端水流发生偏转x=-L1处:
式中,U0为上游平均流速,H为水深,g为重力加速度,S为水面坡降,f为达西阻力系数;
(3)在植物内部水流充分发展x=L2处:
式中,Ud(f)为下游平均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S为水面坡降,f为达西阻力系数,Cd为植被拖曳力系数,a为单位水体植被的阻水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群落前端及内部水流偏转区纵向流速分布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植被群落上游水流偏转距离L1的取值小于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96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双指数窗函数法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 下一篇:伸缩式防翻支架空降货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