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扣式电池的防爆结构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9295.8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4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双飞;吴建平;周开礼;吴永文;王雁斌;尚海东;谢钦钦;吴荣鑫;苏墩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万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M2/02;H01M2/26;H01M2/3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蔡学俊 |
地址: | 3636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防爆 结构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扣式电池的防爆结构及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扣式电池的防爆结构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中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具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至少一个或其中一截由导电易撕断片材制成,所述易撕掉片材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与上壳盖或下壳体内面连接固定的金属片。本发明利用上述结构可以避免扣式电池内压过大而产生爆炸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扣式电池的防爆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纽扣电池(button cell )也称扣式电池,是指外形尺寸象一颗小纽扣的电池,一般来说直径较大,厚度较薄(相对于柱状电池如市场上的5号AA等电池),纽扣电池是从外形上来对电池来分,同等对应的电池分类有柱状电池、方形电池、异形电池等。
扣式电池中的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有叠层式和卷绕式的,不论是叠层式和卷绕式的扣式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均可能存在内部短路、膨胀、爆炸等现象,当发生上述情况时就会对人身、财产安全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扣式电池的防爆结构及其工作方法,该扣式电池的防爆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避免扣式电池内压过大而产生爆炸的现象。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扣式电池的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中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具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至少一个或其中一截由导电易撕断片材制成,所述易撕掉片材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与上壳盖或下壳体内面连接固定的金属片。
进一步的,上述导电易撕断片材为铝片、铝箔、铜片或铜箔。
进一步的,上述导电易撕断片材的厚度为6-100微米。
进一步的,上述金属片为镍片或不锈钢片。
进一步的,上述金属片的厚度为0.1-0.2毫米。
进一步的,上述金属片呈圆形或椭圆形,导电易撕断片材呈矩形,导电易撕断片材的宽度小于金属片的宽度,以在导电易撕断片材与金属片之间形成相对的内凹。
进一步的,上述正极极耳、负极极耳和金属片的内表面贴附有绝缘贴片。
进一步的,上述上壳盖和下壳体至少有一个上设有贯穿孔,所述上壳盖和或下壳体内表面位于贯穿孔处贴设有一层用于遮盖贯穿孔的金属箔层。
进一步的,上述金属箔层的厚度为5-50微米。
进一步的,上述贯穿孔的孔径为2-9毫米,金属箔层为圆形,其直径为5-12毫米。
进一步的,上述上壳盖和或下壳体外表面位于贯穿孔处贴设有一层用于遮盖贯穿孔的易撕开防护膜层。
进一步的,上述上壳盖和下壳体至少有一个上设有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万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万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92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