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成本电价确定发电功率控制值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9279.9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3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典;刘飞;田旭;张君;王世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30/02;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成本 电价 确定 发电 功率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全成本电价确定发电功率控制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建立基于全成本电价的源-网-荷互动模型;
步骤2,根据线路中每个节点预设的负荷的初始值利用所述源-网-荷互动模型,确定每个节点的第一发电功率,并根据每个节点的第一发电功率确定每个节点的第一全成本电价;
步骤3,根据每个节点的第一全成本电价确定每个节点的负荷更新值;
步骤4,根据每个节点的负荷的更新值利用所述源-网-荷互动模型,确定每个节点的第二发电功率,并根据每个节点的第二发电功率确定每个节点的第二全成本电价;
步骤5,若所述每个节点的第一全成本电价和第二全成本电价的差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每个节点的第二全成本电价对应的发电功率即为该节点的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控制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成本电价包括:
其中,表示节点k需要承担的总输电成本;表示节点k的全成本电价的单位输电成本;表示线路j的总输电投资成本;(i,:)代表以节点i为上游节点的所有线路的集合;Fj=F(m,n)均表示线路j的潮流数据,并且线路j的潮流流向是从节点m流向节点n;rk,t是线路有效准许成本回收率;Ad-1是潮流追踪法中逆流追踪矩阵Ad的逆,矩阵Ad反映潮流逆流分配情况,体现节点功率和线路潮流的关系,称为逆流追踪矩阵,[Ad]mn为第m行第n列的元素;πk,t为k节点在时间段t的全成本电价;ρk,t为节点k在时间段t的发电成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的基于全成本电价的源-网-荷互动模型,包括:
其中,表示节点k处发电机组的单位发电成本;为节点k处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n为节点索引;为节点k的负荷;对应于发电机组k的出力上下限;Fj,max为线路j的有功传输极限;Gj-k为发电机组k对线路j的发电转移分布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下方式根据每个节点的第一全成本电价确定每个节点的负荷更新值,包括:
其中,为更新后的节点k的负荷;ak和bk为更新系数,bk根据IEEE标准节点系统负荷的初始值确定;πk,t为k节点在时间段t的第一全成本电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不满足所述每个节点的第一全成本电价和第二全成本电价的差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将每个节点的当前的全成本电价作为第一全成本电价,并返回步骤3。
6.一种基于全成本电价确定发电功率控制值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模型确定单元,用于建立基于全成本电价的源-网-荷互动模型;
第一全成本电价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线路中每个节点预设的负荷的初始值利用所述源-网-荷互动模型,确定每个节点的第一发电功率,并根据每个节点的第一发电功率确定每个节点的第一全成本电价;
负荷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每个节点的第一全成本电价确定每个节点的负荷更新值;
第二全成本电价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节点的负荷的更新值利用所述源-网-荷互动模型,确定每个节点的第二发电功率,并根据每个节点的第二发电功率确定每个节点的第二全成本电价;
发电功率控制值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每个节点的第一全成本电价和第二全成本电价的差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每个节点的第二全成本电价对应的发电功率即为该节点的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控制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92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