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部通水的控制棒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9037.X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2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茹俊;张林;陈平;朱发文;廖天誉;蒋有荣;蒲曾坪;秦勉;谷明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7/10 | 分类号: | G21C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胡晓丽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部 通水 控制棒 | ||
1.一种内部通水的控制棒,包括吸收体、以及设于吸收体两端的上端塞和下端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内设有液体流通通道,所述下端塞上设有进液孔,上端塞设有排液孔,反应堆内液体由进液孔流入液体流通通道,后经排液孔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通水的控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外部还包覆设有外包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部通水的控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塞和下端塞分别与外包壳管上下两端口密封连接,吸收体和压缩弹簧封装入外包壳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通水的控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的液体流通通道内壁上设有内包壳。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内部通水的控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孔位于下端塞上未被内包壳或外包壳覆盖部位;所述排液孔位于上端塞上未被内包壳或外包壳覆盖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内部通水的控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延伸路径包括沿吸收体轴向呈直线延伸、或曲线延伸、或折线延伸或多种延伸路径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内部通水的控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径向截面形状为曲线和/或直线构成的闭合环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内部通水的控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孔包括主孔道和若干分支孔道,分支孔道用于连通主孔道与外部环境,所述主孔道用于连通分支孔道和吸收体的液体流通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内部通水的控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孔包括主孔道和分支孔道,分支孔道用于连通主孔道与外部环境,所述主孔道用于连通分支孔道和吸收体的液体流通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内部通水的控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包括铪吸收体、银-铟-镉吸收体、碳化硼吸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90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形全陶瓷容错事故燃料元件
- 下一篇:一种核电站容控箱吹扫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