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料及其组合物气味评价的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8969.2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4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吴生英;彭光佳;蔡永岳;熊绍泊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料 及其 组合 气味 评价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的涂料及其组合物气味评价的方法,其主要包括配方中气味贡献组分的甄别和配方气味贡献组分的评价步骤。本发明的涂料及其组合物气味评价方法和以及利用该评价方法在制备低味/净味且性能稳定的涂料及其组合物上的应用,对涂料配方中的组合物进行气味评价和筛选,建立单一混合物组分的稀释倍数因子、MOTV、MOC和MOAV评价体系,对低气味产品配方开发组分添加量进行理论指导,开发的产品结合行业标准评价方法和/或仪器方法对其气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开发的产品比现有的产品气味低并且性能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气味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料及其组合物气味评价方法和以及利用该评价方法在制备低味/净味且性能稳定的涂料及其组合物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涂料气味评估主要靠人工嗅闻复合后的涂料,难以对配方开发过程的气味控制起到作用,无法建立客观的涂料配方开发气味控制标准。罐内VOC及TVOC释放量的分析仪器测试方法只能测试其挥发组分及其含量,然而VOC并不等同于气味,而且罐内VOC及TVOC释放量的量值不能代表气味的强弱。利用现有的方法对配方中的组合物气味进行独立的评价,难以与配方复合体系的气味产生关联。
此外,目前低气味产品的开发尚无气味控制标准,原材料选取无参考依据,通过对复合后涂料的气味进行人工嗅闻难以为低味/净味涂料配方开发提供依据。同时,主观的人工嗅闻评价方法存在因人而异的较大偏差,无法统一评价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涂料及其组合物气味评价方法和以及利用该评价方法在制备低味/净味且性能稳定的涂料及其组合物上的应用。本发明的涂料及其组合物气味评价方法和以及利用该评价方法在制备低味/净味且性能稳定的涂料及其组合物上的应用,对涂料配方中的组合物进行气味评价和筛选,建立单一混合物组分的稀释倍数因子、MOTV、MOC和MOAV评价体系,对低气味产品配方开发组分添加量进行理论指导,开发的产品结合行业标准评价方法和仪器方法对其气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开发的产品比现有的产品气味低并且性能稳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涂料及其组合物气味评价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配方中气味贡献组分的甄别:
即原材料气味评价,使用行业标准评价方法和/或异味检测仪的方法挑选出有气味的原材料,其包括:
a.涂料各混合物组分稀释倍数的确认:
(1)将原材料置于100mL洗净且干燥后的烧杯中,按照质量比1:3n(n为正整数)的稀释倍数,使用去离子水对原材料进行逐级稀释;此处选择此质量比关系的作用是与涂料配方添加组分常用单位(即质量)进行匹配,以便后续气味贡献组分的判定。
(2)当稀释至一定倍数后,同时使用行业标准评价方法和/或异味检测仪的方法进行气味评价,当稀释液异味检测仪的检测值<100时和/或根据行业标准评价方法处于已闻不出气味或气味极为轻微等级时,记录此时的稀释倍数;
每一种原材料进行三组平行实验,以三组稀释倍数数据的几何平均值作为原材料的气味稀释倍数;
B.配方气味贡献组分的评价:
(1)根据稀释倍数数值计算出各组分在涂料中气味贡献的最高添加质量百分比,即配方中各单一混合物组分的混合气味阈值MOTV;MOTV的作用为评价涂料中某混合物组分引起人嗅觉最小刺激的物质质量百分比浓度;
(2)同时计算出配方中各单一混合物组分的混合气味活性值MOAV,即配方中单一混合物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添加量MOC与其对应的单一混合物组分的混合气味阈值MOTV的比值;
(3)MOAV的作用为评价涂料中某混合物组分对涂料配方气味的贡献程度;当MOAV大于1时,确定该混合物组分对涂料配方气味有贡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未经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8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