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模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8555.X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汤明;覃昌壬;杨智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新科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7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陆潘冰 |
地址: | 510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模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模力测试装置及方法,脱模力测试装置包括:承载模具、施力组件、传力件与传感组件。所述承载模具用于存放注塑制品,且所述承载模具上设有用于注塑制品掉落的第一出料口,所述传力件的一端用于向注塑制品施加作用力,所述传力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施力组件的施压端相抵触,所述传力件装设在所述传感组件上,所述传感组件用于检测所述传力件的作用力。通过施力组件向传力件施加第一作用力,传力件一部分作用力会因为顶出注塑制品而消失,此时,传感组件再次记录下传力件施加在传感组件上的第二作用力F2。最后,通过计算F1与F2的压力差即可得出测试注塑制品所需的脱模力,从而可以准确测试出注塑制品顶出时所需的脱模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制品测试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模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制品的顶出是注塑工艺中的重要环节,而脱模力又是顶出过程中的重要工艺参数。由于注塑制品的尺寸、厚度或原材料等各个因素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注塑制品确定相应的脱模力。但是,传统的方式往往只能通过经验来针对不同塑料制品设定相应的脱模力,即无法根据所需顶出的注塑产品准确设定相应的脱模力,从而导致注塑制品的顶出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脱模力测试装置及方法,能够根据所需顶出的注塑产品准确设定相应的脱模力。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脱模力测试装置,包括:转筒、发电组件与两个以上第一叶片,所述转筒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过水口与第二过水口,且所述第一过水口与所述第二过水口相连通,所述发电组件的一端设有转动件,所述转筒套设在所述转动件的外部,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叶片间隔设置在所述转筒与转动件之间。
上述脱模力测试装置在使用时,在对注塑制品进行顶出前,首先通过传感组件记录下所需施加的第一作用力F1。然后,可以通过注塑流变仪或注塑器等注塑设备在承载模具上注塑相应的注塑制品。此时,注塑制品会成型在承载模具上,且注塑制品与第一出料口相对应,从而保证注塑制品在外部作用力下能够经第一出料口掉落。通过施力组件向传力件施加第一作用力,传力件在获得第一作用力后会将作用力传递至注塑制品,即传力件一部分作用力会因为顶出注塑制品而消失,此时,传感组件再次记录下传力件施加在传感组件上的第二作用力F2。最后,通过计算F1与F2的压力差即可得出测试注塑制品所需的脱模力,即上述脱模力测试装置可以准确测试出注塑制品顶出时所需的脱模力。
一种脱模力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传感组件获取所需施加的第一作用力值F1,
将所述传力件以第一作用力向注塑制品进行顶出,待所述注塑制品被顶出后,获取所述传力件施加在所述传感组件上的第二作用力值F2;
通过计算所述第一作用力值F1与所述第二作用力值F2的差值得出所述注塑制品顶出时所需的脱模力值。
上述脱模力测试方法在使用时,首先通过传感组件记录下所需施加的第一作用力F1。然后,可以通过注塑流变仪或注塑器等注塑设备在注塑模具或承载模具上注塑相应的注塑制品,并且在注塑模具或承载模具上预留出用于注塑制品顶出的空间(例如在注塑模具或承载模具上开设相应的第一出料口)。传力件以第一作用力对注塑制品进行顶出。因为,传力件一部分作用力会因为顶出注塑制品而消失,此时,获取所述传力件施加在所述传感组件上的第二作用力值F2。最后,通过计算所述第一作用力值F1与所述第二作用力值F2的差值得出所述注塑制品顶出时所需的脱模力值。即上述脱模力测试方法可以准确测试出注塑制品顶出时所需的脱模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新科智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新科智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85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