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预处理及生物接触的化粪池及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8543.7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明;王立东;傅振东;柯泽伟;马世斌;薛藏藏;梁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融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燕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预处理 生物 接触 化粪池 污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采用预处理及生物接触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处理曝气池(1),所述预处理曝气池(1)上设置了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的入口与外部污水管道连通,所述进水管(8)的出口朝向预处理曝气池(1)内;
预处理沉淀池(2),所述预处理沉淀池(2)与预处理曝气池(1)之间间隔了第一溢流板(6),所述预处理沉淀池(2)与预处理曝气池(1)顶部连通,所述预处理沉淀池(2)内还设置了第一污水管(9);
厌氧发酵池(3),所述厌氧发酵池(3)为密封腔体,所述第一污水管(9)的入口淹没在预处理沉淀池(2)的液体层内,所述第一污水管(9)的出口与厌氧发酵池(3)连通;
生物接触氧化池(4),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4)与厌氧发酵池(3)通过第二污水管(10)连通,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4)内设置了立体弹性填料(20);
二次沉淀池(5),所述二次沉淀池(5)与生物接触氧化池(4)之间通过第二溢流板(7)分隔,所述二次沉淀池(5)与生物接触氧化池(4)顶部连通,所述二次沉淀池(5)内还设置了出水管(11),所述出水管(11)与外部的污水排放处连通;
鼓风机(12),所述预处理曝气池(1)内设置了第一穿孔曝气管(15),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4)内设置了第二穿孔曝气管(17),所述第一穿孔曝气管(15)和第二穿孔曝气管(17)都与鼓风机(12)的出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预处理及生物接触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曝气管(15)均匀的布设在预处理曝气池(1)内腔底部,所述第二穿孔曝气管(17)均匀的分布在生物接触氧化池(4)内腔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预处理及生物接触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弹性填料(20)均匀的布满生物接触氧化池(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预处理及生物接触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曝气管(15)与鼓风机(12)出风口之间通过第一空气输送管道(14)连通,所述第二穿孔曝气管(17)与鼓风机(12)之间通过第二空气输送管道(1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预处理及生物接触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通气管(21),所述第一通气管(21)设置在预处理曝气池(1)的顶部,所述预处理曝气池(1)通过第一通气管(21)与外部连通;
第二通气连接管(22),所述第二通气连接管(22)的一端设置在生物接触氧化池(4)的内腔顶部,所述第二通气连接管(22)的另一端设置在预处理曝气池(1)的内腔顶部;
第三通气支管(23),所述第三通气支管(23)一端通过第二通气连接管(22)与预处理曝气池(1)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三通气支管(23)的另一端设置了发酵池密封阀(24),所述发酵池密封阀(24)设置在厌氧发酵池(3)的内腔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预处理及生物接触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池密封阀(24)为单向阀,所述发酵池密封阀(24)的出气口与第二通气连接管(2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预处理及生物接触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污水管(9)的入口高度低于出口高度,所述第二污水管(10)在的厌氧发酵池(3)内的端口低于第二污水管(10)在生物接触氧化池(4)内的端口,所述出水管(11)在二次沉淀池(5)内的端口低于出水管(11)与外部排污管连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融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融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85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