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鉴定HPV高危人群的标志物及其引物和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8423.7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9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牛晓宇;陈勉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14;C12Q1/04;C12N15/11;C12R1/46;C12R1/225;C12R1/01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志物 微生物 高危人群 患者阴道 检测 引物 人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HPV高危人群的标志物及其引物和检测方法。该标志物包括Bifidobacterium_breve、Bifidobacterium_dentium、Atopobium、Streptococcus、Lacitobacillus_jensen和Lactibocillus_cripatus中的至少一种微生物。本发明以微生物作为HPV检测的标志物,通过对患者阴道中微生物的检测,即可区分能自发清除HPV和不能自发清除HPV的人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鉴定HPV高危人群的标志物及其引物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目前在我国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四。持续性感染高危型HPV病毒是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占到宫颈癌发病率95%以上。HPV感染在性生活活跃期女性中常见,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体可以在6-24个月内自发清除HPV。只有少数女性会持续性感染HPV,随之宫颈细胞发生病理改变(细胞学改变,如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最后导致宫颈癌。
但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找到细胞学或者免疫学的指征来区分能自发清除HPV和不能自发清除HPV的人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鉴定HPV高危人群的标志物及其引物和检测方法,本发明以微生物作为HPV检测的标志物,通过对患者阴道中微生物的检测,即可区分能自发清除HPV和不能自发清除HPV的人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鉴定HPV高危人群的标志物,该标志物包括Bifidobacterium_breve、Bifidobacterium_dentium、Atopobium、Streptococcus、Lacitobacillus_jensen和Lactibocillus_cripatus中的至少一种微生物。
进一步地,微生物的可检测试剂是对所述微生物具有特异性的引物、探针、反义寡核苷酸、适体或抗体。
一种检测上述标志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待测样品中的DNA;
(2)以该DNA为模板,采用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
进一步地,样品是从受试者的阴道收集的分泌物样品。
进一步地,特异性引物针对Bifidobacterium_breve、Bifidobacterium_dentium、Atopobium、Streptococcus、Lacitobacillus_jensen和Lactibocillus_cripatus中的至少一种微生物。
进一步地,当Bifidobacterium_breve、Bifidobacterium_dentium、Atopobium、Streptococcus、Lacitobacillus_jensen和Lactibocillus_cripatus中的至少一种微生物的扩增产物量比正常对照样品中的高时,存在HPV感染的发生或风险。
一种用于检测上述标志物的引物,引物具体序列如下:
338F:5'-ACTCCTACGGGAGGCAGCAG-3′;(SEQ ID NO.1)
806R:5’-GGACTACHVGGGTWTCT AAT-3′。(SEQ ID NO.2)
一种利用阴道微生物检测女性HPV患病风险的试剂盒,试剂盒包括上述标志物,以及可检测试剂。
进一步地,试剂盒还包括用于收集阴道分泌物的收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84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