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键结构与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8170.3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5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弘基;陈顺彬;庄惠婷;戴文杰;潘奕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H01H13/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罗英;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结构 键盘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包括基座、光感测模块、载台、磁性件、键帽以及剪刀结构。光感测模块设置于基座,载台位于基座上方,磁性件设置于载台,键帽适于通过磁性件的磁吸力而组装至载台,或适于克服磁性件的磁吸力从载台拆卸。剪刀结构连接在基座与载台之间,载台与其上的键帽通过剪刀结构而相对于基座产生上下运动。磁性件在基座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于光感测模块在基座上的正投影。另揭示一种键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结构与键盘。
背景技术
就目前电子装置(例如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其用以对电子装置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近来,随着电子装置小型化的发展趋势,键盘皆朝向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然而,现有键盘具有键帽、剪刀脚、弹性件等元件,其具有一定的体积而不利于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一般而言,现有键盘的按键结构大多只有导通和断开的功能。当按键下压时,其开关电路导通以能输入相应的指令,而当按键放松回弹时,其开关电路断开而结束所述指令。但随着电竞游戏的普及,现有的键盘已经不能满足电竞玩家的需求。举例来说,有些游戏程序对键盘按键更进一步地要求其可以同时体现速度、动作的力度、方向、以及对动作过程连续的控制。因此,具有线性按键的相关键盘也随之而生,其能让游戏程序通过按压按键的力量大小,来决定其输出指令的延迟时间或速度,以达到上述的控制效果。
但对于使用者而言,其需依据不同使用环境或对象而更换对应的键盘,如此反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如何能提高键盘的适用范围并提高方便性,实为相关技术人员所需思考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与键盘,其能对键帽进行更换,并通过光感测模块感测键帽的型式。
本发明的按键结构,包括基座、光感测模块、载台、磁性件、键帽以及剪刀结构。光感测模块设置于基座,载台位于基座上方,磁性件设置于载台,键帽适于通过磁性件的磁吸力而组装至载台,或适于克服磁性件的磁吸力从载台拆卸。剪刀结构连接在基座与载台之间,载台与其上的键帽通过剪刀结构而相对于基座产生上下运动。磁性件在基座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于光感测模块在基座上的正投影。
本发明的键盘,包括基座、光感测模块、载台、磁性件、键帽以及剪刀结构。基座具有薄膜电路。光感测模块设置于基座。载台位于基座上方。磁性件设置于载台。剪刀结构连接在基座与载台之间,载台与其上的键帽通过剪刀结构而相对于基座产生上下运动。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薄膜电路与光感测模块。光感测模块投射光线至键帽后,键帽反射光线至光感测模块。键帽适于通过磁性件的磁吸力而组装至载台,或适于克服磁性件的磁吸力从载台拆卸,以让键盘适于更换不同型式的键帽,且控制单元依据光感测模块接收从键帽产生的反射光线而判断键帽的型式。
基于上述,按键结构通过配置在载台上的磁性件,以让键帽能因磁性件产生的磁吸力而组装至载台,或让键帽能被施以外力而克服所述磁吸力,以将键盘从载台拆卸。再者,光感测模块设置于基座,并用以对键帽提供光线后接收从键帽反射回的光线,而据以判别出键帽的型式,且在按键结构中,磁性件在基座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于光感测模块在基座上的正投影,据以使上述光线的行经路径得以畅通而无阻碍,而让键盘的控制单元能依据光感测模块接收从键帽产生的反射光线判断出键帽的型式,并据以提供对应所述型式的按键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爆炸图;
图2以另一视角示出图1的按键结构;
图3是图1的按键结构于组装后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爆炸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键盘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键盘中部分构件的电性关系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键盘进行更换键帽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81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D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L形零件钻孔用夹具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