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取样的食品安全检测用搅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7852.2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8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金英 |
主分类号: | B01F3/22 | 分类号: | B01F3/22;B01F7/18;B01F7/24;G01N1/10;G01N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取样 食品安全 检测 搅拌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便于取样的食品安全检测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1)的下端焊接有支脚(2),所述支脚(2)的下端焊接有减震块(3),所述减震块(3)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底板(4),所述搅拌箱(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套(5),所述搅拌箱(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6),所述电动机(6)的上端设置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上端焊接有卡块(8),所述卡块(8)的上端卡接有主轴(9),所述主轴(9)的下端开设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内卡接有卡块(8),所述主轴(9)的外侧焊接有铰刀(11),所述主轴(9)的上端开设有方形槽(12),所述方形槽(12)内卡接有方形卡条(13),所述搅拌箱(1)的下端内侧焊接有绞笼(14),所述绞笼(14)的外侧焊接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的上端接触连接有套筒(16),所述套筒(16)的内侧滑动套接有绞笼(14),所述套筒(16)的外侧焊接有搅拌框(17),所述搅拌框(17)上焊接有搅拌杆(18),所述搅拌框(17)的上端开设有方形孔(19),所述方形孔(19)内卡接有方形卡条(13),所述绞笼(14)的下端开设有上料孔(20),所述搅拌箱(1)的下端开设有下料孔(21),所述搅拌箱(1)的左端开设有观察口(29),所述搅拌箱(1)的上端开设有进水孔(32),所述搅拌箱(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开关(36),所述搅拌箱(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37),所述进料口(37)内固定套接有进料管(38),所述进料管(38)的上端焊接有进料斗(39),所述搅拌箱(1)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箱盖(40),所述箱盖(40)的上端焊接有把手(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样的食品安全检测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块(3)包括连接柱(301)、弹簧(302)、通孔(303)、支撑柱(304)、支撑板(305)和螺纹孔(306),所述连接柱(301)的上端焊接有支脚(2),所述连接柱(301)的上端内侧接触连接有弹簧(302),所述连接柱(301)的下端开设有通孔(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样的食品安全检测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03)内滑动套接有支撑柱(304),所述支撑柱(304)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板(305),所述支撑板(305)上开设有螺纹孔(306),所述支撑板(305)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底板(4),所述支撑柱(304)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板(307),所述限位板(307)的上端接触连接有弹簧(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样的食品安全检测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孔(21)内安装有支撑块(22),所述支撑块(22)的上端接触连接有过滤板(23),所述下料孔(21)的下端焊接有下料管(24),所述下料管(24)的上端焊接有小凸块(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样的食品安全检测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24)的下端铰接有管盖(26),所述管盖(26)的上端铰接有连接块(27),所述连接块(27)的上端开设有凹槽(28),所述凹槽(28)内卡接有小凸块(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样的食品安全检测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口(29)的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紧框(30),所述压紧框(30)的右端卡接有玻璃板(31),所述玻璃板(31)的右端接触连接有搅拌箱(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样的食品安全检测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32)内固定套接有进水管(33),所述进水管(33)的左端设置有截止阀(34),所述进水管(33)的右端设置有喷头(35)。
8.一种便于取样的食品安全检测用搅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当对食品原料进行搅拌时,首先将原料倒入进料斗(39),食品从进料斗(39)进入进料管(38),通过进料口(37)进入搅拌箱(1)内,通过开关(36)启动电动机(6);
步骤二:电动机(6)启动,使得转轴(7)转动,转轴(7)转动带动卡块(8)转动,卡块(8)转动带动主轴(9)转动,主轴(9)转动,通过方形槽(12)和方形卡条(13)配合,带动方形卡条(13)转动,方形卡条(13)转动带动搅拌框(17)转动,搅拌框(17)转动带动搅拌杆(18)转动,搅拌框(17)转动带动套筒(16)在限位块(15)的上端围绕绞笼(14)转动;
步骤三:主轴(9)转动带动铰刀(11)转动,铰刀(11)转动将从绞笼(14)下端的上料孔(20)进入的原料输送至绞笼(14)上端,从绞笼(14)的上端抛出,对原料进行再次搅拌,使得原料的混合更加均匀;
步骤四:在搅拌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口(29)对搅拌箱(1)进行观察,了解当前原料的搅拌情况,可以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增加投入原料,减震块(3)通过连接柱(301)、弹簧(302)和支撑柱(304)配合可以减小装置的震动;
步骤五:当需要对原料搅拌进行加入液体进行搅拌时,液体从进水管(33)进入搅拌箱(1)内,通过喷头(35)喷洒,使得原料和液体混合更加均匀,进入液体足够时通过关闭截止阀(34),控制液体进入;
步骤六:当需要对搅拌箱(1)中原料进行取样检测时,通过凹槽(28)与小凸块(25)脱离,打开管盖(26),混合后的原料从下料孔(21)中排出,,取样结束,通过凹槽(28)与小凸块(25)卡合,即可关闭管盖(26),使用方便;
步骤七:由于下料孔(21)中设置有过滤板(23),下料孔(21)下料的速度缓慢,原料会通过搅拌箱(1)下端漏斗状进入绞笼(14),从绞笼(14)下端的上料孔(20)进入的原料输送至绞笼(14)上端,再次搅拌,在搅拌过程中,通过绞笼(14)不断将原料从上端抛出,通过搅拌框(17)和搅拌杆(18)的多次搅拌可以使原料充分混合,效果远远好于当前的搅拌装置;
步骤八:搅拌后的原料从下料孔(21)全部排出后,通过进水管(33)进入净水,可以通过喷头(35)喷洒对搅拌箱(1)内进行冲洗,方便下次使用,不易产生细菌,保证食品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金英,未经徐金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78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