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质基坑开挖中石方循环利用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47598.6 | 申请日: | 2019-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7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严融;刘宝;罗云峰;邹峰;何星机;庄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B02C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王晶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开挖 石方 循环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质基坑开挖中石方循环利用的方法,首先采用静态破碎及爆破技术将坚硬岩体破碎,然后,遴选出全风化岩块直接用于临时道路和基坑回填中,中风化及以上硬度岩块经过现场碎石机重复分解、筛分,获得符合混凝土制备所用级配要求的粒石,运至混凝土搅拌站作为原材料用于混凝土的制备,最后将所制备的混凝土仍运回原施工现场用于基础及结构施工中。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施工现场资源进行自循环使用,避免了废弃土石方外运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形成可利用资源既能够满足原项目使用,多余部分又可以用于其他工程,大幅提升工程效益,特别适用于岩质基坑施工,对于该类工程施行绿色施工大有裨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坚硬岩石基坑中的石方利用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岩质基坑开挖施工中应用的一种石方自循环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坚硬岩石基坑工程开挖施工中,由于岩石基坑开挖需要大范围破碎土层,产生大量岩块碎石需要外运堆弃,一方面给土石方运输带来了巨大的施工压力,另一方面,碎石石块不能有效的利用,且大量外运堆弃给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与目前推行的绿色施工背道而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质基坑开挖中石方循环利用的方法,针对目前存在的大量岩质基坑石方外运堆弃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的现状,解决了岩质基坑开挖绿色施工难题。
为实现上述施工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方案:
一种岩质基坑开挖中石方循环利用的方法,首先采用静态破碎及爆破技术将坚硬岩体破碎,然后,遴选出全风化岩块直接用于临时道路和基坑回填中,中风化及以上硬度岩块经过现场碎石机重复分解、筛分,获得符合混凝土制备所用级配要求的粒石,运至混凝土搅拌站作为原材料用于混凝土的制备,最后将所制备的混凝土仍运回原施工现场用于基础及结构施工中。
进一步,所述采用静态破碎及爆破技术将坚硬岩体破碎的具体方法为:首先利用爆破技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岩体破碎,然后结合静态破碎利用膨胀剂膨胀产生的内应力使其周边介质受力产生破碎,使得岩块破碎充分,块体利用率高。
进一步,将粒径不符合混凝土制备所用粒石级配要求的岩块进行再次粉碎、筛分,仍不符合要求的与所得的碎渣和石粉均直接用于临时道路、基坑回填中。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的制备所用粒石级配要求为粒径为5-20mm或5-25mm级配碎石。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的制备时将符合要求的石粒运输至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制备,期间对岩块尺寸进行评估,优化岩块筛分机制,保证制得的混凝土质量。
进一步,将所制备的混凝土仍运回原施工现场用于基础及结构等施工中,利用现场资源所制得的混凝土在原基坑施工中可运用于基础及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施工现场岩土石方资源进行自循环使用,完全避免了废弃石方外运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施工。
2.本发明形成的可利用资源既能够满足原工程使用,多余部分又可以用于其他工程,大幅提升工程效益,特别适用于岩质基坑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岩质基坑开挖中石方绿色自循环利用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7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