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事故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47537.X | 申请日: | 2019-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3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胡湘洪;吴志刚;谢丽梅;黄铎佳;解禾;张玄;王春辉;孙思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羚 |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 事故 分析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航空事故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事故事件的描述信息,所述事故事件的描述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事故事件的发生过程,所述事故事件是航空飞行器事故事件;
从所述事故事件的描述信息中筛选出人员信息、环境信息和机器信息,所述人员信息用于表征在航空飞行器运行中,能够对航空飞行器产生直接影响的人为状态,所述机器信息用于表征诱发事故的航空飞行器状态,所述环境信息用于表征航空飞行器运行环境、内部环境和运动环境的状态;
根据所述人员信息、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机器信息构建事故事件模型,所述事故事件模型用于表征所述人员信息、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机器信息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事故事件模型,对所述事故事件进行分析;所述事故事件模型包括人员反应集合、机器反应集合和环境反应集合,所述人员反应集合包括人为操作航空飞行器的多个人为动作,所述机器反应集合包括航空飞行器的多个飞行状态,所述环境反应集合包括航空飞行器内外的多个环境状态,所述事故事件模型包括所述人员反应集合、所述机器反应集合和所述环境反应集合之间的关联关系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事件的描述信息是根据飞行数据记录信息、驾驶舱话音记录信息与气象信息得到的,所述飞行数据记录信息和所述驾驶舱话音记录信息是从电子飞行记录仪中获取的,所述气象信息是从地面的气象部门获取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事件模型包括多个所述人为动作之间的关联关系、多个所述飞行状态之间的所述关联关系和多个所述环境状态之间的所述关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反应集合由至少一个其它所述反应集合所触发,任意一个所述反应集合中的动作或者状态由所述反应集合中至少一个其它所述动作或者所述状态所触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事故事件模型,对所述事故事件进行分析,包括:
采用人为因素分析及分类系统对所述事故事件中的所述人员信息进行分析,所述人为因素分析及分类系统包括直接行为层、间接行为层、监督行为层和组织管理行为层,各层包含多个失误行为类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失误行为类别对所述人员信息进行对应分类;
根据对应分类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7.一种航空事故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事故事件的描述信息,所述事故事件的描述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事故事件的发生过程,所述事故事件是航空飞行器事故事件;
筛选模块,用于从所述事故事件的描述信息中筛选出人员信息、环境信息和机器信息,所述人员信息用于表征在航空飞行器运行中,能够对航空飞行器产生直接影响的人为状态,所述机器信息用于表征诱发事故的航空飞行器状态,所述环境信息用于表征航空飞行器运行环境、内部环境和运动环境的状态;
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员信息、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机器信息构建事故事件模型,所述事故事件模型用于表征所述人员信息、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机器信息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
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事故事件模型,对所述事故事件进行分析;所述事故事件模型包括人员反应集合、机器反应集合和环境反应集合,所述人员反应集合包括人为操作航空飞行器的多个人为动作,所述机器反应集合包括航空飞行器的多个飞行状态,所述环境反应集合包括航空飞行器内外的多个环境状态,所述事故事件模型包括所述人员反应集合、所述机器反应集合和所述环境反应集合之间的关联关系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分类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失误行为类别对所述人员信息进行对应分类;
分类模块,还用于根据对应分类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未经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75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