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球中聚乙烯醇含量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7439.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4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荆志宇;霍珍妮;赵根华;王若柳;周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圣兆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赵越剑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球中 聚乙烯醇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球中聚乙烯醇含量的检测方法,取微球粉末加有机溶剂涡旋混匀,离心弃去上清,吹干沉淀,沉淀加水涡旋混匀,水浴保温,冷却至室温后,定容,离心取上清进样,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本发明的方法灵敏度好、响应值高,最低检出限低,定量限达到0.8μg/ml。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球中聚乙烯醇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以下简称PVA)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由于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乳化性、低毒性,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性的醇羟基及亲酯性的聚乙烯长链,在油水界面上定向排列,降低油滴界面的张力。常被作为乳液聚合过程中的乳化剂及稳定剂,是优良的药用辅料及工艺助剂,被广泛应用于缓释药物微球的制备中。
微球是药物分散或被吸附在高分子聚合物基质中形成的1μm~300μm的固体颗粒分散体系。注射剂微球在人体内通过调节和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实现长期治疗效果,并与某些细胞组织具有特殊的亲和性,被组织器官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实现靶向治疗,同时注射剂微球由于具有减少给药次数,改善患者顺应性等给药优势,已经成为一种逐渐兴起且前景广阔的药物剂型。但是缓释微球制剂在临床上的释药周期往往长达数周,甚至数月,如果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出现诸如突释过高,释放周期难以控制,载体材料的安全性存在隐患等问题),药品注射入人体内会诱发严重的毒副作用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各个国家的药品监管部门对于微球制剂的质量要求会比常规制剂更加严格
目前制备微球最常用的方法是复乳溶剂萃取法,该方法先将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以下简称PLG或PLGA)溶于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得到油相,将水溶性原料药溶解于水中,得到内水相,将两相高速搅拌混合,得到初乳(即w/o油包水乳浊液)。再将初乳置于含聚乙烯醇的外水相中,得到复乳(即w/o/w水包油包水乳浊液),搅拌除去有机溶剂,可得到包裹原料药的硬化微球。清洗微球除去聚乙烯醇,收集微球并冻干后得到成品微球。由于聚乙烯醇为乳化液溶剂萃取过程中的稳定剂,因此采用溶剂萃取法制备微球时,工艺过程可能残留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虽然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但对于局部注射剂而言,其在体内不可降解,长期积蓄在体内,不易排出。同时,聚乙烯醇在微球中的残留量影响微球在体内外的释放行为,进而影响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开发针对微球制剂中聚乙烯醇含量,尤其是当聚乙烯醇含量极低时的定量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微球中聚乙烯醇的检测手段非常有限,即使可以定量,检测限也较高,不够灵敏。主要有以下2种方法:
(1)分光光度法是利用聚乙烯醇两个相邻醇羟基与碘分子在硼酸介质中生成蓝绿色络合物,并在690nm具有最大吸收。建立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通过吸光度计算聚乙烯醇的含量。然而由于微球组成成分相对复杂,其中辅料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和甘露醇等,结构中也同样具有羟基基团,可与碘分子生成蓝绿色络合物,干扰聚乙烯醇的定量检测,方法专属性差,不适用于微球中聚乙烯醇检测。
(2)分子排阻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检测聚乙烯醇含量,采用乙腈溶解微球,0.1%三氟乙酸提取聚乙烯醇,采用信噪比法,以3倍噪音峰高的样品浓度作为最低检出浓度,测出其最低检出限为10μg/mL。但是由于微球在乙腈中溶解性差,且存在辅料干扰,因此该方法灵敏度低。
目前国内药剂行业尚无对微球制剂中聚乙烯醇含量,尤其是极微量聚乙烯醇进行准确定量分析的方法。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准确有效且灵敏度高的定量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微球中聚乙烯醇含量检测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灵敏度好、响应值高,最低检出限低,定量限(即最低检出限)达到0.8μg/ml。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圣兆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圣兆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74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