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油管套管开窗工具及开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7434.3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4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千里;曹川;于永亮;张燕萍;贾涛;杨毅;冯来;何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06 | 分类号: | E21B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臧微微;韩嫚嫚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油管 套管 开窗 工具 方法 | ||
1.一种连续油管套管开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油管套管开窗工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连续油管、螺杆马达、开修窗铣锥、斜向器和锚定器,所述螺杆马达具有工作流道和旁通流道,所述螺杆马达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工作流道和所述旁通流道的开关的电控开关阀,所述开修窗铣锥具有与所述工作流道和所述旁通流道连通的内流道,所述开修窗铣锥能分离地与所述斜向器连接,所述斜向器具有用于对所述开修窗铣锥导向的开窗斜面,所述锚定器包括膨胀管,所述膨胀管内设有扩径体和位于所述扩径体上方的压力腔,所述压力腔和所述内流道之间连接有液压管线,所述液压管线穿过所述斜向器,通过上提所述连续油管将所述开修窗铣锥和所述斜向器分离,并将所述内流道和所述液压管线的连接断开;
在所述旁通流道打开且所述工作流道关闭的状态下,通过向所述连续油管内泵入液体,使所述液体依次流经所述旁通流道、所述内流道和所述液压管线进入所述压力腔内,所述扩径体在所述压力腔内液压的驱动下沿所述膨胀管向下移动并使所述膨胀管扩径至紧贴套管的内壁;在所述开修窗铣锥和所述斜向器分离、所述内流道和所述液压管线的连接断开、所述工作流道打开且所述旁通流道关闭的状态下,通过向所述连续油管内泵入液体,使所述液体进入所述工作流道并驱动所述螺杆马达转动,所述开修窗铣锥在所述螺杆马达的驱动和所述开窗斜面的导向下对所述套管开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油管套管开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管包括锚定段,所述扩径体包括扩径段,所述扩径段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锚定段上方,所述锚定段的初始内径小于所述扩径段的外径,所述锚定段的外壁上设有锚定凸起,所述扩径体通过沿所述膨胀管向下移动使所述锚定段扩径,所述锚定凸起在所述锚定段扩径后嵌入所述套管的内壁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油管套管开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管的侧壁上设有泄压孔,所述扩径体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泄压孔上方,且所述扩径体将所述泄压孔与所述压力腔隔绝,在所述扩径体移动到所述泄压孔下方的状态下,所述压力腔与所述泄压孔连通,所述压力腔内的液压通过所述泄压孔释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油管套管开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修窗铣锥的下端通过剪切销钉与所述开窗斜面的上端连接,所述液压管线的上端与所述开修窗铣锥的下端密封插接,并与所述内流道连通,所述液压管线预埋在所述开窗斜面内,所述斜向器的下端内部设有与所述压力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液压管线的下端与所述斜向器的下端密封连接,并与所述连通孔连通;通过上提所述连续油管将所述剪切销钉剪断并将所述开修窗铣锥与所述液压管线的连接断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油管套管开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修窗铣锥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螺杆马达的连接头和用于开修窗的铣锥本体,所述铣锥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保径段、修窗段和开窗段,所述保径段呈圆柱形,所述修窗段呈直径由所述保径段朝所述开窗段渐缩的圆台形,所述开窗段呈半球形,所述修窗段的外壁上和所述开窗段的外壁上密布有磨铣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油管套管开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油管套管开窗工具还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在所述连续油管与所述螺杆马达之间的井下电机、电动转向工具和测井仪器,所述电动转向工具和所述测井仪器均与地面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测井仪器能测量所述开窗斜面的方位,并将所述开窗斜面的方位信号传递给所述地面控制系统,所述地面控制系统根据所述方位信号向所述电动转向工具发送旋转信号,所述电动转向工具根据所述旋转信号带动所述螺杆马达、所述开修窗铣锥、所述斜向器和所述锚定器一起旋转,直至所述开窗斜面的方位与预设方位一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油管套管开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开关阀与所述地面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地面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控开关阀的开启和关闭,当所述电控开关阀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旁通流道打开且所述工作流道关闭,当所述电控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工作流道打开且所述旁通流道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74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